1.什么是土壤重金属污染
土壤重金属污染上市主要指因为人类活动,将本不存在于土壤的重金属引入,使其含量显著高于背景值,致使土壤重金属超过了土壤自身修复能力,导致土壤质量退化,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不可逆性和高生物毒性等特点,并能通过食物链传递作用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

2.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1)自然环境本身的影响
由于自然环境本身的影响,成土母质在风化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积累一些重金属元素,之后在自然环境内风和水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或化学变化,那么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也就会发生改变。
(2)人类活动所导致
随着工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如化学制造业、金属矿采集业等工业,这些工厂所排出来的工业废水和废气都对土壤产生了严重的危害。而普通人类活动,如生活废水、汽车尾气、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和化肥的胡乱使用,也会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不断增加。
3.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式
土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状态,让其从活化态转为稳定态,这样就能让重金属“不到处跑”,一种则是从土壤中除去重金属。通常情况下,会偏向于采取第二种方式:
(1)物理化学方式
对于污染重、面积小的土壤会采用物理化学法,对挥发性重金属用加热的方式从土壤中解析出来;而土壤中的重金属要是渗透性不高且传导性差,就会用电化学法除去;如果土壤中的重金属溶解度高,就可以利用试剂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发生作用,析出重金属离子或金属试剂络合物。但是对于污染面积较大的土壤,则不适用这种方式。
(2)生物修复法
利用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从而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或者让重金属的形态发生改变,最终使被污染的土壤能够有部分或者是完全恢复原始状态。生物修复法一般有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低等动物修复这三种方式,都是利用植物、微生物、低等动物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吸收、沉淀、氧化和还原等作用来达到修复的目的。
(3)农业治理方式
改变耕作管理制度,在污染土壤上去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控制土壤水分、选择重金属污染度低的化肥、增施有机化肥、改变农作物品种的选择等多种方式,操作难度低、费用低,但是周期很长,污染治理的效果也不明显。
以上就是有关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来源及修复方式的全面梳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污染与治理的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网站。
推荐阅读
什么是石油化工污染?来源有哪些?
什么是氟污染?怎么来的?治理方法有?
《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1(46页).pdf》
《【研报】环保行业碳中和系列报告之一:碳中和背景下的环保展望-210402(24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