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量采购
(1)定义
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是在集中采购的基础上提出的,指的是在集中采购过程中开展价格谈判过程时,要明确采购数量,让企业针对具体的产品数量进行报价。2019年,带量采购陆续在全国各省份试点,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有13个省市落地高值耗材带量采购方案。
(2)基本模式
首选,初步筛选入围品种。保质保量,防止非主流品牌恶意竞标;
随后,确定基准价。在此价格基础上进行谈判降价,即为本次带量采购某产品的天花板价格;
最后,确定带量采购数量。国家药品“4+7”带量采购约定采购量由联盟省份统计上报,按中标企业数量确定采购数量。目前,不同省份关于带量采购“量”的确定方式不同:
①市场份额
该种集采方紊是给出市场份额的方或,即区域内或医院集团年度使用份额百分比。这种方式操作相对简单,市场开放,对于企业也比较公平,较有价值。
②企业历史用量/比例
该种集采方紊是给出区域内或医院内某厂家自身产品历史用量额或者比例。这种方或下,市场开放性差、公平性差,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竞争,适用产品销量不稳定或独家企业,价值含量较低。
③市场真实量
该种集采方案是给出真正一个区域或医院集团的市场量,有具体数值。市场开放,公平竞争,是带真正的市场的量,价值会量高。

(3)辅助及先决条件
①品种选择
同类产品间差异度不大,医生偏好少,产品风险小、市场供应风险小;
②量的确定
带真正市场的量,尽量不是企业自身市场历史用量,公平竞午,减小干预市场。
③市场参与主体积极性
理顺机制,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和企业主动参与带量采购的积板性,调动医生使用的积板性,保障贷款,附加优待。

2、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的意义
(1)流通环节大幅缩减
带量采购实施后,对流通领域产生的影响大于之前实施的“两票制”。带量采购政策要求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直接签订合同,严格执行中标结果不允许再次议定价格,同时医保支付价也会相应调整,在此政策支撑之下,流通企业的利润被彻底挤掉。
(2)价格回归理性
带量采购由于确定了量价之间的合同关系,在用量提升的同时,价格也随之下降,这样一来,患者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使用到更便宜的医用耗材,而医保部门也节省大量医保基金。
来源:《【研报】医疗器械行业:高值耗材带量采购政策专题研究规则趋于重构龙头即将腾飞-20200218[74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