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人机遥感测量
遥感指的是利用卫星或飞机发射根据电磁辐射等传播的信号探测和分类地球上的物体。它可以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随着无人机等相关技术发展逐渐成熟,无人机遥感系统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航空遥感系统。无人机遥感系统基于无人机飞行平台,集成多种遥感传感器,形成续航时间长、机动性强、能够全天候作业的遥感测量系统。
无人机遥感测量主要是指将遥感器设备搭载到无人机上,利用无人机飞行平台的优势收集所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存储和传输。常见的无人机挂载的遥感器主要是云台(可见光相机、红外相机)相机、红外扫描仪、多光谱扫描仪以及合成孔径雷达。

2.无人机遥感系统组成
无人机遥感系统主要是无人机与各种传感器的组成,通过无人机搭载各类传感器从空中获取地面的实测数据,例如无人机与数码相机组合、无人机与激光雷达组合、无人机与多光谱相机组合等。除了无人机平台与遥感设备系统,无人机遥感系统还包含了地面控制系统、信息传送系统、数据后处理系统及工作人员。无人机遥感系统的整体性能取决于各个系统的配合程度,根据其航拍稳定性、航高、航速、工作时间、导航准确性及飞行方式等参数进行衡量。
3.无人机遥感测量应用场景
遥感技术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无人机领域,是由于随着无人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无人机的性能大大提升,在续航时长、可负载重量、机架稳定性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这就使得遥感技术与无人机搭配如虎添翼,为测绘、植被监测、污染物取证等行业领域的应用提供有效助力。
(1)城市河道环境监测
城市水利环境的传统人力巡查方式耗时长、效率低、取证难。利用无人机对河道环境和水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基于其获取的高清RGB影像和多光谱图像,可实现水体异常区域(水体富营养化、污浊度、排污口等)的高精度识别、定位和量化分析。
(2)灾害重建
无人机能够实时监测灾害现场,对灾害程度、受灾面积进行估算,分析数据,为灾后的营救与灾后的重建以及以后的灾害预警等方面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
(3)农田监测
通过无人机搭载云台相机、多光谱和热红外相机可实现区域性作物多源遥感数据的同步获取,为用户提供诸如苗青、长势和冠层温度等信息,为农田的品种筛选、施肥和灌溉提供方案。
(4)林业资源调查
无人机搭载增稳云台,利用RTK技术(利用GPS进行定位的技术)进行厘米级定位,在林业调查时,可提供精确的信息,例如树冠、树木种类、株数密度、生物量等方面的信息。
以上梳理了无人机遥感测量的定义及应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
民用无人机特点、分类及现状一览
中国军用无人机上市公司有哪些?龙头一览2022
工业级无人机品牌排行榜,2022十大品牌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