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知识 > 甜味剂是什么?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有哪些?常见品牌使用的甜味剂一览

甜味剂是什么?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有哪些?常见品牌使用的甜味剂一览

1 甜味剂是什么

甜味剂指的是赋予食品甜味的一类食物添加剂,在整个甜味剂领域,它的品种丰富,大致可区分为功能性甜味剂和糖醇类甜味剂。功能性甜味剂在甜味剂领域中,占据着主要市场,功能性甜味剂还可继续分为人工合成高倍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纽甜等是主要的人工合成高倍甜味剂,甜菊糖是当前使用的比较多的天然甜味剂;糖醇类甜味剂包括木糖醇、麦芽糖醇等,一般甜度比蔗糖低,应用范围相对较小,同时木糖醇具备抗龋齿的功效,在无糖口香糖中常常使用。通常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等糖类物质,因长期被人们食用,而不被视为食品添加剂或甜味剂。

2 甜味剂产业发展历程

甜味剂发展至今已经有六代

第一代:糖精。1879年发明,历史最悠久的甜味剂,其安全性受质疑,西方国家已禁用,国内仅有4家生产商。

第二代:甜蜜素。1937年发明出来,具有价格优势,有致癌风险,世界40多个国家已禁用,我国目前仍允许使用。

第三代:阿斯巴甜。1965年开始发展,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甜味剂,被90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使用。

第四代:安赛蜜。1967年开始合成,不能被代谢,不产生热量,是公认的性价比高,安全性好的甜味剂产品,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使用。

第五代:三氯蔗糖。1976年合成,以蔗糖为原料的功能性甜味剂,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但是价格较高。

第六代:纽甜。1993年合成,分别于2002、2010年通过美国、欧盟的生产批准,国内于2003年批准

甜味剂

3 食品中常见的甜味剂

根据化学结构和性质,甜味剂分为糖类甜味剂和非糖类甜味剂两大类,糖类包括糖、低聚糖、多元糖醇和其他,非糖类包括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

糖: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

低聚糖:异麦芽酮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

多元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甘露糖醇

其他:龙舌兰糖浆、木薯淀粉糖浆、蜂蜜、阿洛酮糖、塔格糖

天然甜味剂:甜菊糖苷、罗汉果苷、索马甜、甘草甜素、奇异果

合成甜味剂:二肽类(阿斯巴甜、阿力甜、纽甜)、蔗糖衍生物(三氯蔗糖)、磺胺类(糖精、甜蜜素、安赛蜜)

甜味剂

常见甜味剂介绍

(1)糖精:历史最为悠久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化学名为邻朱甲酰磺酰业胺,市售的糖精是易溶的邻某甲酰磺酰亚胺的钠盐,简称糖精钠。糖精钠的甜度约为蔗糖的350倍,浓度高时反而略苦。糖精的安全性目前广受质疑,国外科研证明其有致癌的风险,在西方许多国家,糖精已被禁用。在我国,糖精行业是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发展的行业,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于2006年发布的《关于进步加强糖精限产限销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糖精生产行业控制生产总量、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

(2)甜蜜素:化学名为环已基氨磺酸钠,甜度约为蔗糖的50倍。由于科研证明其中含有能致癌的环已胺和二戊已胺,目前美国、日本、英国等在内的40多个国家已禁止使用甜蜜素。在我国,甜蜜素仍是允许合法使用,应用极为广泛的甜味剂。

(3)阿斯巴甜:化学名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阿斯巴甜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甜味剂,被包括美国在内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使用。苯酮尿症患者由于代谢苯丙氨酸的能力有限,所以需控制阿斯巴甜的摄入量。

(4)安赛蜜:又名AK糖,化学名为乙酰磺胺酸钾。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安赛蜜在人体内不能被代谢,不产生热量,已被广泛的科学实验证明其安全性。1967年, 首次被合成,1983年, 欧盟批准安赛蜜使用,1988年, 美国批准其使用,1992年, 我国批准其使用。安赛室是公认的性价比高、使用安全的甜味剂,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正式批准安赛蜜用于食品、饮料、口腔保健、化妆品及药剂等领域中。

(5)三氯蔗糖:又名三氯半乳蔗糖、蔗糖素。甜度约为蔗糖的650倍。1976年 首次被合成,我国于1997年开始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是以蔗糖为原料的功能性甜味剂,并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对涩味、苦味、酒味等味道有掩盖效果。

(6)甜菊糖苷:又称甜叶菊糖苷。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甜菊糖是从菊科草本植物甜叶菊中精提的新型天然甜味剂,在我国使用较多,在中国、日本、韩国、巴西、泰国等十多个国家获准使用,截至2010年12月,在欧美很多国家尚未被批准使用。

(7)赤藓糖醇:属于低倍甜味剂,甜度只有蔗糖的60%-70%,入口具有清凉味,口味纯正,没有后苦感,可与高倍甜味剂复配使用能抑制其高倍甜味剂的不良风味。此外,赤藓糖醇对酸、热十分稳定,耐酸耐碱性都很高,在200度温度以下也不会发生分解和变化,不会发生美拉德反应而发生变色。赤薛糖醇非常容易结晶,但在90%湿度环境中都不会吸湿,易于粉碎得到粉末状产品,可用于食品表面防止食品吸湿而变质。

4 常见品牌使用甜味剂情况

元气森林的苏打气泡水使用的是赤藓糖醇、元气森林的燃茶使用的是赤藓糖醇、农夫山泉的气泡水使用的是赤藓糖醇、露露的无糖杏仁露使用的是木糖醇、养元的无糖六个核桃使用的是麦芽糖醇、脉动的无糖维生素运动饮料使用的是甜菊糖苷、可口可乐的零度可乐使用的是阿斯巴甜、百事可乐的无糖可乐使用的是阿斯巴甜、可口可乐的零度雪碧使用的是安赛蜜、可口可乐的零度芬达使用的是安赛蜜

甜味剂

推荐阅读:《化工行业:健康引领无糖产品渗透率提升需求提升甜味剂大涨-210825(20页).pdf》

《【公司研究】金禾实业-甜味剂乘势起香精料展光芒-20200122[29页].pdf》

《【研报】化工行业:天然低倍甜味剂新星赤藓糖醇-210118(45页).pdf》

本文由作者C-C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金融行业开源治理白皮书(2019年)(39页).pdf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金融行业开源治理白皮书(2019年)(39页).pdf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 应注明来源。 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写说明编写说明 编写单位:编写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 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银

【研报】计算机行业“构筑中国科技基石”系列报告:红帽RedHat以OS为起点掘金开源-20200721[33页].pdf
【研报】计算机行业“构筑中国科技基石”系列报告:红帽RedHat以OS为起点掘金开源-20200721[33页].pdf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红帽红帽 RedHat:以:以 OS 为起点掘金开源为起点掘金开源 计算机行业“构筑中国科技基石”系列报告2020.7.21 中信证券研究部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杨泽原杨泽原 计算机分析师 S1010517080002 刘雯蜀刘雯蜀 计算机分析师 S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电信云白皮书(2019)(56页).pdf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电信云白皮书(2019)(56页).pdf

电电 信信 云云 白白 皮皮 书书 (2019年)年)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 OpenSource Cloud Alliance for industry,OSCAR 2019年7月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护。转载、 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调查报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2019云网融合发展白皮书(16).pdf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2019云网融合发展白皮书(16).pdf

2019云网融合发展白皮书解读 演 讲 人 : 中 国 信 息 通 信 研 究 院 苏 越 白皮书编写背景 编写背景编写背景 云网融合云网融合 概念概念需要需要 统一统一 云网融合云网融合 连接场景连接场景 待明确待明确 云网服务云网服务 体系架构体系架构 形成形成 云网基本云网基本 能力能力标准标准 化化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云运营支撑服务白皮(14页).pdf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云运营支撑服务白皮(14页).pdf

云 运 营 支 撑 服 务 白皮书 2019年9月10日 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 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 点的,应注明“来源: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违反上述 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写单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混合云白皮书(2019)(48页).pdf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混合云白皮书(2019)(48页).pdf

混混 合合 云云 白白 皮皮 书书 (2019年)年)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 OpenSource Cloud Alliance for industry,OSCAR 2019年年7月月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护。转 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调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开源产业白皮书(2019年)(37页).pdf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开源产业白皮书(2019年)(37页).pdf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 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 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前 言言 当前开源技术快速发展,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逐 渐形成技术主流,开源技术已经成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数字政府新基建发展白皮书[40页].pdf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数字政府新基建发展白皮书[40页].pdf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  OpenSource Cloud Alliance for industry,OSCAR  数字中国产业发展数字中国产业发展联盟联盟  Digital China Industry Alliance     2020年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