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管理是什么意思
数据管理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管理概念,不仅局限于对数据资源的汇聚、管控、部署以及规划,更包含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应用的过程。对于数据管理来说,无法对数据进行有效应用就谈不上对数据的管理。

2.数据管理的主要内容
(1)数据治理活动
这些活动帮助控制数据的开发、降低数据使用带来的风险,同时使组织能够战略性地利用数据。通过这些活动建立数据决策权和责任系统,以便组织可以跨业务部门做出一致的决策。数据治理活动包括:
1)建立数据战略;2)设置相关原则;3)数据管理专责(Stewarding);4)定义数据在组织中的价值;5)为组织能从数据中获取更多价值做准备,从而可借助数据管理实践的不断成熟和企业文化变革影响组织对数据的认知方式。
(2)数据生命周期活动
这些活动侧重于数据的规划和设计,确保数据得到有效维护并使用。数据的使用通常会带来提升和创新。这些提升和创新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要求。数据生命周期活动包括:
1)数据架构;2)数据建模;3)构建和管理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4)集成数据,为商务智能分析师和数据科学家使用;5)管理关键的共享数据的生命周期,如参考数据和主数据。
(3)数据基础活动
这些活动贯穿于数据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是数据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据基础活动包括:
1)确保数据受到保护;2)管理元数据(理解和使用数据所需的知识);3)管理数据质量。
延伸阅读
3.数据管理的主要数据类型及举例
(1)元数据:元数据(Meta Data)是用来描述数据的数据(Data that describes other
data),或者说是用于提供某种资源的有关信息的结构数据(structured data)。
元数据是描述信息资源或数据等对象的数据,其使用目的在于:识别资源;评价资源;追踪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实现简单高效地管理大量网络化数据;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发现、查找、一体化组织和对使用资源的有效管理。
常见的元数据如:图书编目信息;照片的 EXIF 信息;报名信息表;豆瓣电影信息。
(2)引用数据:引用数据(Reference
Data),又叫参考数据,它来做一些普遍的定义,描述数据范围、意义。它标示元数据的可能取值范围,我们设计表时所说的数据字典往往就是引用数据。比如,性别只能是男和女,男和女就是引用数据;国家的引用数据就是世界上这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常见的引用数据如:性别男、女、其他;订单状态;商品尺码、颜色、操作系统;视频的发布状态。
(3)主数据:主数据(Master Data)指的是业务实体,比如用户、商品、订单、购物车、文章、视频等。主数据用于跨部门、跨系统的信息交互。
主数据的目标,一是为业务实体建模,或者说业务实体包含哪些属性和行为,二是确保在不同系统中业务实体数据的一致性。
常见的主数据如:电商中的商品信息、用户信息;新闻网站的新闻;视频网站中的视频、播主;B2B中的商家;外卖平台中的店。
(4)交易数据
交易数据(Transactional
Data)指主数据之间活动产生的数据。比如客户购买产品的交易记录就是交易活动数据,用户对一个播主进行了关注、打赏也是交易数据。
常见的交易数据如:电商下单产生的订单、支付;直播平台中用户对主播点赞、刷礼物;社交网站中用户关注行为;IM工具用户发布的聊天信息、公众信息。
以上就是有关于数据管理的定义及主要内容的全面梳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数据管理的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网站。
推荐阅读
数据科学是什么?与大数据技术的区别
什么是数据质量?重要性及影响因素介绍
《中国信通院:主数据管理实践白皮书(1.0版)(88页).pdf》
《华为:华为数字化转型与数据管理实践介绍(13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