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意见》的出台对教育培训机构造成了严重打击。股市上面,教育培训机构股票全线大跌。
《意见》突如其来,打了教育培训机构一个措手不及!
2021年8年11日,教育部: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对各地落实“双减”情况建立半月通报制度

为督促各地切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专门通知,拟对各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每半月通报一次。
《通知》明确,各省自2021年8月30日起,每月15日和30日前,报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在汇总分析后形成专项督导半月通报。通报重点是各地作业时间达标学校情况、课后服务时间达标学校情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情况、违规培训广告查处情况和群众举报问题线索核查情况等。
《通知》强调,为加大工作督促力度,推动问题及时整改,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建立“双减”曝光台,对该落实、能落实而不落实的工作,或经多次通报仍整改不到位的典型问题,直接在媒体上曝光,并依据《教育督导问责办法》启动相关问责程序。
来源:教育部
各地双减工作进展
1、北京
累计对90余家培训机构违规问题、多名教师校外兼职授课予以通报。丰富课后服务供给,课后服务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相衔接。推进双师课堂和线上答疑系统建设。目前780多址培训机构已纳入预付费资金监管。
2、天津
强化作业总量控制。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学生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学生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强化了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学费资金规范管理。2021年一季度,对134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重点检查,对7家存在问题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集中整改。
3、山西
全省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3,190所,参与学生147.46万人,参与教师11.06万人。今年以来,共排查校外培训机构5,141个,下发停办通知书1,092份,下发整改通知书727份。累计发布白名单机构4,036家,将29家机构列入整改名单,2家机构列入黑名单。
4、辽宁
2018年以来,累计取缔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5,411个,停止培训1,551个。力争2021年底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80%,2022年底全覆盖。
5、上海
上海于2014年出台了小学生放学后至下午5点看护政策,2017年试行放学后“快乐30分”拓展活动,2019年免费看护延长至下午6点,2021年将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纳入上海市“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强力推进。目前已实现公民办小学100%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约78%的小学在校生接受校内课后免费看护服务。在全覆盖实施小学阶段校内课后服务基础上,推动公办初中开设校内课后服务;探索建立利用双休日举办校内体育赛事、文艺展演、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活动机制。
6、浙江
实施校外线上培训备案审查,已累计发布通过审核的机构平台26个、线上课程850门、授课教师3,630人。累计排查3,000余所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研究出台义务教育语文、数学、英语、科学4个学科的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
7、吉林
吉林省教育厅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专门成立了民办教育管理处,切实强化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职能。进一步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政策,确保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75%。采取“宣教、疏堵、放改、监管”相结合的举措,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确保“双减”工作取得实效。

文本由@-YANYI 整理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教育部双减政策是什么?内容原文一览
“双减”涉及的主要内容、相关部门和政策细节介绍
广州、上海、江苏等地发出关于落实“双减”政策的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