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盲盒经济
“盲盒经济”是一种基于盲盒包装为营销模式的经济活动,使用盲盒这种独特的包装形式来引发一系列的消费活动。而盲盒的概念比较宽泛,广义上看盲盒概念是指一种营销方式,狭义上来说,盲盒概念是潮流玩具的一种潮流玩具又称艺术家玩具或者设计师玩具,它的目标受众并非面向儿童,并且每一款IP都是有自己的文化内涵或故事背景。
盲盒也是潮流玩具的一种售卖形式,是指成系列的玩具被统一装在有着相同外包装的盒子里进行售卖,严格来说,盲盒起源于日本19世纪明治时期的“福袋”,此外诞生于美国,兴盛于日本的“扭蛋”也是原型之一,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也开始出现类似于“盲盒经济”的营销模式,初期被认为是一种叫做“集卡式”的营销手段,“盲盒经济”在我国的另一种形式是随机放置于儿童食品中的附属玩具,简称食玩。消费者在打开盒子之前,并不知道盒子里有具体哪一款玩具,在无法自主选择款式的情况下,偶然抽中喜欢的款式无疑会令人感到惊喜与满足。这种不确定的随机性和神秘感,刺激者消费者们不断地购买,是盲盒经济如此火爆的原因之一。
2、我国盲盒经济市场现状
(1)市场规模
《2020盲盒经济洞察报告》数据显示,自2016年泡泡玛特大火开始,我国盲盒行业进入高速增长阶段,2019年我国盲盒市场规模达到74亿元,较去年增长44.25%,报告预测,2024年我国盲盒市场规模将超300亿元。

(2)消费者画像
从消费者性别来看,《2020盲盒经济洞察报告》数据显示,女性在盲盒消费中占比超过六成,具体为62.6%,是我国盲盒市场的主要消费者。

职业方面,企业白领和在读学生合计占比80%左右,其中企业白领占比近5成,在读学生占比28.6%;年龄方面,18-34岁的人群是我国盲盒消费的主要参与者。

从影响盲盒消费的因素来看,超六成的消费者更注重品牌及外观因素,价格因素位列于二者之后,表明用户愿意为认同和喜欢的高附加值产品买单。

延伸阅读:2021年国家方面关于盲盒市场的规范意见
1、全国政协委员刘月宁:建立潮流玩具
核心观点:1)潮玩实现文化输出与经济转型;2)缺乏统一行业标准、质量参差不行业标准提升产品质量齐;3)行业存在损害知识产权现象。
2、中消协消费提示:经营者销售盲盒当规范,消费者购买盲盒勿盲目
盲盒市场存在的问题:1)商家过度营销,导致消费者冲动购买易上瘾;2)商家虚假宣传,到手货品与实际不符;3)产品质量难以保障,“三无”产品时有出现;4)消费纠纷难以解决,售后服务需改善。
3、新华社发文评“盲盒消费”
盲盒具备情绪价值,但需引导未成年人形成良好消费观,避免误入消费圈套。监管部门应规范盲盒经营模式,避免其畸形发展,给社会和青少年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4、人民日报:盲盒监管不能留盲区
盲盒消费实现健康发展,必须实现经营活动公开透明,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消费者需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和兴趣爱好,理性消费。
来源:《2022年度轻工制造行业投资策略:把握当下着眼未来-211208(41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