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建造内涵及特点
智慧建造是以信息化、工业化和绿色化为基础,以物联网为信息采集手段,以物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平台,实现建设项目过程物理信息的实时传输、海量数据的高度集成、知识的精确提取、智慧平台辅助决策,是一种以BIM为核心、以物联网为纽带的,旨在实现建设项目精益化管理、智慧化建造的具有可移植性的新兴建造模式。
智慧建造的内涵可分为广义的智慧建造和狭义的智慧建造。
(1)广义的智慧建造
广义的智慧建造是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建造模式,包括项目立项、决策、设计、施工、运维和拆除在内的智慧建造,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基于信息平台,统筹项目资源,整合数据流,实现项目的精益化信息管理,促进施工阶段的智慧建造。广义的智慧建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目标:自动化、智慧化、信息化、绿色化
2)本质:以人为本
3)前提条件:质量与安全保障
4)依托科技进步和系统管理
5)各参与方协同工作
6)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相互融合,信息传递共享、交互
(2)狭义的智慧建造
狭义的智慧建造只针对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指依附于 BIM、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项目施工阶段的智慧建造。
2、智慧建造与传统建造的区别
(1)应用范围
智慧建造应用于全生命周期所有阶段;传统建造应用于以施工、设计等单一阶段为主。
(2)技术支撑
智慧建造主要依靠BIM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4D可视化等新兴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传统建造依靠CAD、互联网、数据库等传统计算机技术或网络技术。
(3)组织形式
智慧建造组织结构扁平化,统一协调,各参与方集成管理;传统建造组织形式松散、冗长,根据具体管理任务建立的临时组织。
(4)信息传递方式
智慧建造是基于BIM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实时交互与共享,数据自动采集、录入、存储、处理和分析;传统建造则通过纸质文档、会议、电话、传真、邮件、物流等方式。
(5)目标
智慧建造的目标是信息化、智慧化、绿色化;传统建造的目标是完成项目合同。
(6)信息共享
智慧建造全生命期数据共享与信息化管理,高效协同,数据互联互通;传统建造信息孤岛与断层,数据失真,沟通不畅。
(7)参建方
智慧建造需多方协同工作;传统建造相互交织,错综复杂。
(8)成本管理
智慧建造的成本能主动控制,事前预警,集成管理;传统建造的成本管理则是被动参与,事后控制,相互独立。

推荐阅读:《中国建筑节能协会:2020中国智慧建筑技术发展白皮书(97页).pdf》
《2021年建筑信息化软件竞争格局与BIM技术应用分析报告(26页).pdf》
《数据中心工作组:数据中心BIM技术白皮书(62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