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兽药行业
兽药行业是畜牧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是为畜牧养殖业提供防治疾病用品的行业。
2.兽药行业发展历程
(1)导入期(1918-1979)
标志性事件:1918年,鼻疽菌素、牛瘟血清等生物制品的成功研制。
(2)成长初期(1980-1987)
1980年国务院颁布《兽药管理暂行条例》,标志着兽药行业逐步走向正规化;1985年起允许国外动物药品进入中国市场,这一阶段,兽药产品由政府统一负责销售,属于卖方市场。
(3)粗放成长期(1988-2011)
1988年起大量作坊式兽药兴起,外资企业纷纷进入;2006年兽药GMP制度强制实施改变了行业格局;这一阶段,我国兽药行业缺乏有效监管,兽药产品质量较低,企业生产不规范。
(4)高质量发展期(2012-至今)
头部动保企业陆续推出高质量市场苗满足下游规模化养殖需求,随着GMP/GSP认证的实施,我国兽药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市场集中度提升。

3.兽药行业市场结构
我国兽药行业主要由兽用生物制品、中兽药以及兽用化学药品组成,其中,兽用化学药品是我国兽药行业市场的主力药品,根据中国兽药协会2019年数据显示,2019年兽药行业药品占比分别是:兽用化学药品,占比67%;生物制品,占比23%;中兽药,占比10%。

4.兽药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显示,2012-2019年,我国兽药行业市场规模从400亿元左右增长至503.9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3%,2020年,随着兽药GMP的实施,兽药行业出清速度加快,行业得到较高质量发展,市场规模达到了620.95亿元,同比增长23.2%。

增长速度来看,兽用生物制品是我国兽药行业增长最为迅速的细分行业,2010-2019年,市场规模从60亿元左右增长至127.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2%,与行业整体增速相比,高了近5个百分点。

5.兽药行业竞争格局
2020年,以中牧股份、瑞普生物、回盛生物和普莱柯为首的四家头部企业市占率约为7.16%,兽药行业整体市场集中度低。从中国兽药协会公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我国1633家兽药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占比极高,年销售额50-500万元的小型企业552家,50万元以下的微型企业145家,二者合计占比42.68%;未来,随着兽药GMP的实施,行业将加速出清,市场集中度有望迎来稳步提升。

本文由@2200 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更多行业现状分析,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行业分析栏目。
参考报告:《农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聚焦养殖产业链去产能种业景气度提升-211116(32页).pdf》
《农业行业2022年年度策略:新旧周期接力概念成长换挡-211124(30页).pdf》
《【公司研究】普莱柯-公司深度报告:研发博观约取产品厚积薄发-210417(45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