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概念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碳市场,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
自2011年以来,依照“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中国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7个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7年的1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电力行业)》,这也标志着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完成,并正式启动,2020年年底生态环境部出台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印发《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
2021年元旦起,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2225家发电企业将分到碳排放配额。

2021年6月底前将上线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交易中心将落地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设在湖北武汉。
碳交易市场上线开业时间
据国家主管部门部署,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在今年6月底启动上线交易。
建设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国际减排承诺的重要政策工具。
截止到2019年6月底,7个试点碳市场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等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累计成交量突破3.3亿吨,累计成交金额约71亿元,企业履约率保持较高水平,形成了要素完善、特点突出、初具规模的地方碳市场。
截止到2020年11月,试点碳市场共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等20余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累计配额成交量约为4.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成交额近100亿元人民币。
文本由@邓邓 整理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研报】环保行业碳中和系列报告:全国碳交易市场将至从海内外经验看未来发展趋势-210507(42页).pdf
【研报】基础化工行业化工碳中和系列报告四:碳交易市场对化工行业影响如何?
【精选】2021年环保行业全国碳交易市场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40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