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逆全球化思潮风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逆全球化的出现呢?下面将对其做详细分析。
国内有学者对逆全球化的原因分别从经济、整治、政策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1、经济方面的原因
全球性利益分配不均衡,贫富分化加剧是“逆全球化”形成的主要经济原因。
首先,是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原因。在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中,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优势,促进了其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资本主义的逐利性,发达国家把部分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获取更大利润,结果使得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依赖性逐渐增强,遭遇巨大的贸易逆差,冲击了其产业经济的发展,甚至一些传统优势产业也受到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打击。同时,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和机会,借助其它国家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以及自身密集型产业优势,推动本国实体经济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发达国家深刻感受到来自发展中国家前所未有的利益与安全威胁,不得不通过“逆全球化”手段来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维护自身利益和优势地位。

其次,是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原因。经济全球化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历史机遇时,由于实力、地理位置等因素的不同,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从全球化中获益有限,它们与其它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以至于逐渐被边缘化,扩大了在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和压力,甚至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新技术殖民地”,这些被边缘化的国家认为这些危机是全球化造成的,因此开始走上“逆全球化”之路。
最后,是发达国家内部中的原因。信息技术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广泛应用推动了金融业高速发展,虚拟金融资本成为了社会经济的主导,在为社会创造大量财富的时候,资本主义国家却没有处理好国内分配的问题,社会市场及分配的决策权掌握在金融寡头的手中,占据了社会上的大部分财富,而作为社会价值创造者的工人阶级劳动收入却偏低,科学技术的进步又给发达国家的就业空间带来了压缩,中下层民众收入差距与精英阶层进一步扩大,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激化了金融巨头与实体产业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开始反分配不公和反财富鸿沟,成为支持“逆全球化”的社会群体和社会基础。
2、政治方面的原因
西方国家由于经济力量的下滑导致其无力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支配,企图用“逆全球化”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是美国等西方国家“逆全球化”思潮产生的政治原因。
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使得当初全球化的发起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无法掌控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建设、亚太地区的蓬勃发展,全球化的重心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全球化已经发展成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来引领,全球化的进程被历史性的改写。而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的抬头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压力进一步加大,面对这些压力与威胁,西方国家的“逆全球化”呼声高涨,集中爆发。其中,英国脱欧思潮拉开了“逆全球化”政治色彩的序幕,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也是“逆全球化”的政治体现,随后的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都向保守主义、民粹主义转变。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一方面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国家边界,身份被剥夺感与政治、文化异化感加剧了民众对全球化的抵触,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剧了企业和政府的矛盾、生产商与消费者的矛盾,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一个不平衡的状态,社会始终处于动荡的环境,都是导致“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的政治原因。
3、政策方面的原因
逆全球化”的内在根源是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治理危机,表现为公共政策落后失效、市场经济发展乏力、制度缺乏活力和创新、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等方面。生产力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加速了经济的全球化的进程,在不断变化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却仍停留在国家利益层面,导致了生产力的全球性与生产关系的地域性之间的冲突,而原有的全球治理体系和各国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大多形成于二战之后,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难度加大,同时全球金融秩序的混乱会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在面对问题与危机时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无法承担应有的政治责任和发挥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国家经济结构和发展出现失衡,激起了民众对经济全球化的强烈反对,国家治理陷入制度性困境。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经济指标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国际经济体系一直维持现状、僵化不前,西方发达经济体更是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其金融垄断资本主导的全球化、金融化运作模式风险加剧。为此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措施和经济刺激计划,进行了大范围的政策调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货币刺激政策,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调整缺乏创新性和实效性,经济增长方式倾向于第三产业,结构性改革效果也远低于预期,经济依然持续性低迷,暴露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以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难以解决当前世界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迫于形势的不利,资本主义国家于是不断在经济、政治上都发动“逆全球化”的政策,一方面通过搅乱世界贸易市场来转移矛盾,缓解危机,另一方面遏制和阻碍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地位上的提升,以避免发展中国家争夺规则制定权和话语引导权。
另外,许多移民被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保障所吸引,而西方发达国家在移民政策上还没有多少成熟的机制,促使了外来人口向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量涌入,外来人口的激增改变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结构,挤占了本土民众的教育、医疗和就业岗位。并且移民的涌入引起了各种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引发更多社会问题和恐怖主义,于是本土民众的反全球化思潮更加强烈,反对移民也成为当前西方“逆全球化”的特征之一。
以上就是对逆全球化出现的原因的详细介绍了,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了解。
推荐阅读
什么是逆全球化?逆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什么是大树理论?给人们哪些启示?
什么是蓝海市场?什么是蓝海战略?如何寻找有利的蓝海市场?
什么是贸易壁垒?定义、种类及影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