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QFII是什么
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是合格的境外投资者的英文简称,QFII机制主要是指外国专业投资机构到境内进行投资认证过程的一种制度。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在货币没有实现可以自由兑换及资本项目没有开放的情况下,进行有限度的引进外资和开放资本市场的一项过渡性制度。这个制度要求国外投资者一起进入一个国家的证券市场,前提是必须要符合一些条件,并得到该国有关部门的审批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外汇资本,同时可以转换为当地的货币。通过层层的严格监管,还有专门的账户投资当地的一些证券市场。在2019年9月10日之后,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决定取消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与此同时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也一并取消。
2、QFII发展历程分析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逐渐推进,我国的证券市场在开放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我国证券国债市场开放的进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2005年-2009年是政策起步阶段,初步试水开放银行和交易所市场,但这阶段几乎没有外资流入增量。
(2)第二阶段:从2010年-2014年是我国证券国债市场稳步发展阶段,逐步拓宽外资投资主体、投资范围、投资操作类型,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率先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随后QFII
和RQFII相继获批进入。
(3)第三阶段:2015年以来是加速发展阶段,政策重点转向创新投资方式,提高流动便利性,尤其是2017年债券通后外资流入明显加速。
3、QFII与RQFII投资额度分析
QFII和RQFII的投资灵活性较差,监管相对严格,适合具有中长期投资需求的大型境外配置型投资者。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取得证券投资业务许可证后,需要通过托管人向外管局申请投资额度,进而可以通过QFII和RQFII通道参与交易所或者银行间债券市场。
QFII的申请主体是中国境外基金管理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其他资产管理机构。从下面数据显示开看,截至2020年末,共有385家境外机构取得QFII资格,总投资额为1,162.59亿美元。共有278家境外机构获得RQFII资格,总投资额为7,229.92亿美元。
QFII和RQFII投资额度

QFII和RQFII投资规模稳步上升(亿元)

CIBM与QFII准入规则相比更为轻松,没有相应的额度限制,但是依旧需要委托结算代理人参与,操作灵活性较差。从下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截至到2021年6月末,已经有483家境外机构通过CIBM入市,其中最高的月度交易量达4,566亿元。
债券通的交易效率高、门槛低和机制灵活,吸引了大量境外机构投资者。截至2021年6月末,已有682家境外机构通过债券通入市,月度交易量达6,411亿元。到2021年7月15日,共有313家境外银行、78家境外央行、70家境外证券公司、48家境外保险公司、17家境外基金公司、16家境外人民币清算行、15家境外养老基金公司等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CIBM和债券通入市。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境外央行和商业银行更多的通过CIBM模式,而资产管理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更倾向通过债券通模式。
境外机构入市情况

推荐阅读
中兴通讯-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格局重塑再看5G龙头投资机遇-210803(34页).pdf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发展报告(2021)(26页).pdf
投资中国制造优势竞争产业:易方达中证石化产业ETF投资价值分析-20210530(24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