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农商互联
农商互联是指农产品流通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进行精准对接,实现联产品、联设施、联标准、联数据、联市场,打造上联生产、下联消费,利益紧密联结、产销密切衔接、长期稳定的新型农商关系。农商互联模式是农超对接模式的再升级,因此农商互联模式也包括农超对接模式。

2.农商互联的运行机制
(1)第一层是农商互联模式形成机制,是农商互联模式形成的基础和初期任务,包括外界诱因和自组织。第一,农商互联形成受到外界诱发因素影响。由于农产品市场供需格局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极速转变,以及农产品生产技术提高和农产品供应链分工细化,这一系列外部因素催生农产品流通制度创新需求,迫使农产品流通模式要进行新的变革。第二,农产品流通各分散主体受外界诱发,自组织建立合作契约,建立一个长期相对稳定的产销对接模式,以实现合作共赢。
(2)第二层是农商互联模式合作机制,是实现农商互联模式运行的核心,包括分工协作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
(3)第三层是农商互联的保障机制,保障整个体系正常运行,包括信任机制、激励机制。
3.如何实现农商互联
(1)构建长期稳定的产销衔接机制: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长期采购协议,发展订单农业。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生产或销售环节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加销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进行股权投资合作,实现产销优势互补、风险利益共担共享的产销衔接。
(2)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他们对农户的组织带动作用,组织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等各种方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
(3)培育打造农业品牌:选择一批品质上乘、标准化程度高的特色农产品开展多种形式的营销促销,打造一批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4)打造全产业链条标准体系:覆盖农产品种养加工、检验检测、质量分级、标识包装、冷链物流、批发零售等各环节,提升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标准化水平。
(5)扶持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支持和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企业和农产品电商企业设立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专档、销售专柜和扶贫频道,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拓展销售渠道。
(6)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建设田头市场、冷链流通设施、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产品电商平台等,补齐设施短板,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
以上就是有关于农商互联的定义、运行机制及如何实现农商互联的全面梳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农商互联的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
什么是生鲜产品电子商务?生鲜电商模式有哪些?
什么是农村电商?想做农村电商怎么办?
什么是电商扶贫?我国电商扶贫平台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