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污泥处理技术
污泥是高浓废水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由有机物、无机物、细菌等组成的固体絮状物。由于污泥的组成成分和性质的不同,导致不同种类污泥的处置方式存在一些不同,我国对于污泥污水等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有卫生填埋、投海、犁入土壤、焚烧处理、综合利用等方式。

(1)卫生填埋、投海
无论是卫生填埋投海或弃置,都是一种不妥当的剩余污泥处理方式,此方式由于耗费低,人力投入少,运行简单等优势被人们广泛应用,这些都是利用土壤、海洋自身的修复能力降解污泥,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对于环境和人类有许多的危害。使用填埋的手段处理污泥会导致大量的土地被占用,一旦一块土地被污泥所侵占,那么短时间内此土地将难以自我恢复。另外,污泥随着时间的进程也在不断增多,一味的填埋只会形成堆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犁入土壤
这种处理方式是利用一些污泥中存在的有益物质,例如氮磷有机肥等,通过对污泥的初步过筛处理,利用污泥的有益物质形成土壤肥料,在一定程度上也遵循了资源化的目标。但是,对于一些污泥中重金属、有害无机物等的存在,导致此方式难以达到实际应用。
(3)焚烧处理法
焚烧处理法相对于其它方式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它可以将剩余污泥经过焚烧后杀灭其中的微生物病原体等,对于污泥的降解效果可以达到95%以上。但是,此方式处理污泥虽降解率很高,耗费的资金也是巨大的,通常焚烧时污泥还会释放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
(4)污泥综合利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污泥中很多有用的物质被学者所发掘。如焚烧后制成的干污泥可以用于建筑的基础材料;利用污泥中硝化菌可以产生厌氧消化作用制取沼气供人们日常生活;利用科技手段将污泥中的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物等有益物提纯,可制成肥料或实验常用的化学药品等等。
2.污泥处理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污泥处理基本原则是本着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所进行的。
(1)无害化是指在污泥的整个处理过程中,尽量少产生或不产生对环境或人类的危害,最大程度的降低污泥对于环境的影响。
(2)减量化是指无论是处理还是处置污泥,都应该以减少污泥量为目标,缩短污泥处理时间,缩小处理成本等等。
(3)资源化也是人们在处理污泥时最希望的结果,即让污泥在处理后可以形成对于环境和社会有益处的物质,这同样时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
以上梳理了污泥处理的方法及原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
【研报】公用事业行业专题报告:是时候重视污泥了-20200903(18页).pdf
【公司研究】复洁环保-污泥处理脱水干化一体化设备龙头-20200828(26页).pdf
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体系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14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