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载波通信
载波通信是有线长途通信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通信方式。它是根据频率搬移、频率分割等原理,将原始信号对载波进行一次或多
次调制,搬移到不同的线路传输频带,然后送到线路上进行传输,从而实现多路通信的一种通信方式。这其中,比较常用的载波通信是电力线载波通信。它是利用高压电力线(指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中压电力线(指10kV电压等级)或低压配电线(380V与220V用户线)作为信息传输媒介进行语音或数据传输的-种特殊通信方式。

2.载波通信的组成
载波通信系统由终端机、增音机和传输线路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载波终端机:包括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发送部分每一调制级都有调制器、滤波器、放大器和载频源。它把各路音频信号调制到预定频带位置上,取出有用边带并放大到规定电平。接收部分的工作是发送的逆过程。终端机的输入端还有二-四线设备和信号设备,用以使二线制用户线与四线制收发支路连接,并转换信号。
载波增音机:载波系统长距离传输时需要在线路上分段增音,以补偿线路衰耗并均衡其衰耗-频率特性。增音机包括线路放大器和均衡器,通常还有自动电平调节设备,调节增益以补偿和均衡线路衰耗的变化。
传输线路:利用明线、对称电缆和同轴电缆等传输信号。
载波通信的变频方案
前群频带:话音频带分别经3 个分路载频12 kHz,16 kHz,20 kHz变频,组成12~24
kHz频带,这个频带称为前群。对应的这次变频叫做分路变频。
基群频带:4组前群频带分别经84 kHz ,96 kHz,108 kHz,120 kHz 载频变频,将频带搬移至60~108
kHz(也可将12路话音频率分别经64 kHz,68 kHz ,72 kHz,··· ,108 kHz载频变频,搬移至60~108
kHz),这个频带称为基群。它包含了12个通路,为多路载波机组成的基础。对应这次变频叫前群变频,又称为第一次群变频。
超群频带:5个基群分别经420 kHz,468 kHz,516 kHz,564 kHz,612 kHz载频变频,将频带搬移到312~552
kHz频率范围,这个频带称为基础超群,简称超群。它包含了60个通路,为60通路以上多路载波机组成的基础。对应这次变频称为第二次群变频。
主群频带:5个超群分别经1 364 kHz,1 612 kHz,1 860 kHz,2 108 kHz ,2 356
kHz载频变频,将频带搬移致电812~2 044 kHz频率范围,这个频带称为主群。它包含300个话路,对应的变频称为第三次群变频。
3.载波通信分类
据传输媒介不同,载波通信可分为明线载波通信、对称电缆载波通信、小同轴电缆载波通信、中同轴电缆载波通信、海底电缆载波通信及电力线载波通信等。
明线载波通信有3路、12路载波机;
对称电缆载波通信有3 路、12路、60路、120路和480路载波机;
小同轴电缆载波通信有300路、960路、2 700路和3 600路载波机;
中同轴电缆载波通信主要有1 800路、3 600路和10 800路载波机等。
4.载波通信的缺点
(1)体积庞大,制造工艺复杂的各种话音、远动、导频、中频滤波器,一直是制约载波机技术性能和生产制造成本的关健因素,也是国内载波机用来传输远动、继电保护信号一直存在的问题。
(2)由于LC滤波器选择性能的限制,导致模拟载波机频率资源利用率低,话音、远动、导频相互之间串扰严重。
(3)模拟调制解调器、放大器温度漂移大、技术指标低、调整不方便。
(4)生产周期长,现场不能变更频率。
(5)不便进行通信系统设备监控及运行管理。
以上梳理了载波通信的定义、分类及缺点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
鼎信通讯-高毛利率的载波通信模块提供商-170109(20页).pdf
什么是无线通信模块?分类有哪些?
什么是数据通信?特征有哪些?应用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