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子病历是什么
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是指医务人员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输入文字、符号、图表、数字、数据等形式记录下来的病历。在医疗机构就医过程中,患者首页、病程记录、护理记录、医嘱信息、手术记录等病案信息均采用电子方式进行存储、管理、传输和复制。EMR取代了非传统电子病案的Word版本和传统纸质手写病案,它不仅包含纸质病案的所有诊疗信息,还包括治疗过程中的LIS信息、PACS图像、手术过程中的信息等。
比较规范的定义来自卫生部印发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简称《规范》),明确了电子病历的定义和功能:电子病历系统包括采集、存储、访问和在线帮助、提供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服务的功能,既包括应用于门(急)诊、病房的临床信息系统,也包括检查检验、病理、影像、心电、超声等医技科室的信息系统。它应当具有用户授权与认证、使用审计、数据存储与管理、患者隐私保护和字典数据管理等基础功能。

2 电子病历发展阶段
电子病历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历经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手写病历阶段,即纸质病历电子化。病案室通过扫描仪将纸质病历电子化进行存档,这个阶段是病历发展的初级阶段。
第二阶段是电子病历表格化。根据病案标准,医务人员必须填写,比如出生年龄、性别、籍贯、民族、体重、血压、脉搏、诊断、既往病史、病程记录、检查结果等。与第一阶段相比,这一病案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第三阶段是现阶段,EMR在这一阶段是一个统一的登陆界面,通过鼠标点击选择项目,也可以通过模板输入文本。包含较为完整的病历数据,医学影像、检验、检查,药品说明书等。同时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开始网络共享化,形成了跨区域的电子病历信息共享。
3 电子病历特点
电子病历的特点主要有:
(1)传送速度快
医务人员通过网络计算机,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就能及时找出数据并显示在医生面前
(2)共享性好
现在使用的常规医疗记录都是保密的。在医院接受过治疗的病人的病历只保存在这家医院。如果患者在其他医院治疗,需要重新检查,这给患者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痛苦。电子病历的使用可以克服这些缺点。各医院患者的诊疗结果可以通过医院间的病历信息共享平台进行传播,病历的共享将给医疗带来极大的便利。
(3)存贮容量大
由于计算机存储技术特别是分布式存储技术的不断迭代,电子病历系统数据的存储容量可以是相当大的。
(4)使用方便
医务人员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方便地保存、复制、搜索和浏览病历,方便、快捷、准确地进行各种科研和统计分析工作,减少了输入数据的工作量,提高了临床科研水平。
(5)成本低
通过对电子病历系统进行一次性投资,可以减少患者的时间成本和住院费用。
以上是关于电子病历的定义及其相关知识的分享,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
什么是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标准是怎样的?
电子病历厂商有哪些?国内主要电子病历厂商梳理
电子病历包括哪些内容?归档方法有?归档流程介绍
电子病历行业分析,行业前景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