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们对自身健康问题愈发重视,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以及某些外部因素,如车祸等的影响,骨损伤等相关骨类疾病时有发生,骨修复材料需求不断上涨。本文将介绍当前骨修复材料种类及其特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骨修复材料分类及特点
当前,市面上已知的骨修复材料可根据材料性质不同分为天然骨修复材料和人工骨修复材料两种。
(1)天然骨修复材料
天然骨修复材料又可细分为同种异体骨、异种骨和脱钙骨基质。
①同种异体骨
来源:取自死亡或被截肢的人体
优缺点:具有良好的骨传导能力;具有引起免疫排斥反应、传播疾病、产生延迟愈合和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来源有限且存在法律和伦理问题,难以满足大规模临床应用的需求
②异种骨
来源:取自牛、猪等动物
优缺点:来源广泛且具有良好的骨传导能力;具有引起免疫排斥反应、传播疾病的风险;高温煅烧等处理方式能够去除免疫原性,但会导致生物可降解性下降
③脱钙骨基质
来源:主要取自同种异体骨,由胶原蛋白、非胶原蛋白、生长因子、少量磷酸钙及细胞碎片等组成
优缺点:来源有限且存在法律和伦理问题,难以满足大规模临床应用的需求;具有良好的骨诱导能力;保留了大量蛋白成分,免疫原性较强,临床使用时产生免疫排斥的风险较高;机械强度较差,不适合用于承重部位
(2)人工骨修复材料
人工骨修复材料又可分为无机非金属(生物陶瓷、硫酸钙骨水泥等)、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和组织工程材料。
①生物陶瓷
主要包括羟基磷灰石陶瓷、磷酸钙陶瓷等。
优缺点:来源广泛;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传导能力;脆性较大,机械强度较差,不适合用于承重部位;降解速率通常难以控制或不降解,不利于新骨生长
②硫酸钙骨水泥
来源广泛;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机械强度较差,不适合用于承重部位;材料降解过程以物理溶解为主,降解速率通常难以控制,不利于新骨生长
③高分子材料
种类众多,包括胶原蛋白、透明质酸、壳聚糖等天然高分子材料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等合成高分子材料
优缺点:来源广泛;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传导能力;可根据临床需要调节理化特性和力学特性;降解速率与新骨生长速率不匹配;部分高分子材料降解产物呈酸性,不利于新骨生长
④复合材料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复合而成,通常是指无机材料与高分子材料复合形成的材料
优缺点:能够兼具各组分材料的特性,同时可产生组分材料不具备的新特性
⑤组织工程材料
通过纳米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丰富和提升上述骨修复材料的特性:
1)通过纳米工程技术使上述
骨修复材料具有与人体骨骼更为相近的微观结构,有利于加强上述骨修复材料的机械强度以及促进蛋白质吸附、细胞粘附和组织增殖分化的能力;
2)在骨修复材料支架基础上复合种子细胞、生长因子等诱导和促进骨组织修复的活性物质,增强骨诱导能力,种子细胞、生长因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
本文由@2200 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新材料在军工上的应用有哪些?应用发展前景如何?
什么是隐身材料?包括哪些?上市公司梳理
什么是生物材料?包括哪些?上市公司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