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据《报告》数据,截止到2021年6月份,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了10.11亿,和2020年的12月份相比较,增长了2175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十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
网民规模超十亿,谱写经济发展新篇章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总体规模超过10亿,庞大的网民规模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一是互联网基础资源加速建设,为网民增长夯实基础。截至2021年6月,我国IPv6地址数量达62023块/32,较2020年底增长7.6%。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948万个,较2020年12月净增17万个。
二是数字应用基础服务日益丰富,带动更多网民使用。互联网及科技企业不断向四五线城市及乡村下沉,带动农村地区物流和数字服务设施不断改善,推动消费流通、生活服务、文娱内容、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数字应用基础服务愈加丰富,为用户带来数字化便利。
三是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用户习惯加速形成。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在疫情期间推出返岗就业、在线招聘、网上办税等高频办事服务700余项,加大政务信息化建设统筹力度,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详细数据
网民规模
一、总体网民规模
截止到2021年的6月份,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了10.11亿人。这一数据和2020年12月份比较起来,新增网民2175万人。据数据,互联网皮几率达到了71.6%。这一数据和2020年的12月份比较起来了,提升了1.2个百分点。

截止到2021年6月份,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10.07亿人。和2020年的12月份比较起来,新增网民2092万人。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和2020的12月份相比较基本上持平。

二、城乡网民规模
截止2021年6月份,我国的农村网民的规模达到了2.97亿。这一数值占整体网民的29.4%。城镇网民的规模为7.14亿人。这一数值和2020年的12月份比较起来,增长了3404万人,占整体网民的70.6%。

截止到2021年的6月份,我国的城镇地区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了78.3%。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9.2%。这一数值和2020年的12月份比较起来,提升了3.3%。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缩小,具体为4..8%。

三、非网民规模
截止到2021年6月份,我国的非网民规模为 4.02 亿。在这当中,中城镇地区非网民的占比为49.1%。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
50.9%。非网民群体城乡差异逐渐消除。

据数据,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不懂电脑/网络”原因高达了54.5%。
除此之外,促进非网民上网的原因方便与家人或亲属的沟通联系、提供免费上网培训指导、上网费用减少排在了前三位,占比分别为29.8%、27.9%、27.7%。

网民属性结构
一、性别结构
截止到2021年的6月份,我国的网民男女比例占比为51.2:48.8。

二、年龄结构
截止到2021年的6月份,我国网民年龄占比最高的是30-39岁,占比达到了20.3%。其次是40-49岁,占比为18.7%。

数据来源:《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文本由@-YANYI 整理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