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行即服务(MaaS)
出行即服务(Mobility as a
Service,MaaS),MaaS的概念最早由希塔宁先生在2014年欧盟智能交通系统大会上提出,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定义,它的核心在于多模式交通方式的整合,通过数据共享、统一支付等优势,为出行者提供更为灵活、高效、经济的出行服务。
Sonja Heikkilä将MaaS首次定义为“一种由出行服务运营商向客户提供全面的出行服务的系统”。2014
年,S.Hietanen将MaaS描述为一种分配模式,该模式通过服务提供商的单个界面向用户提供不同出行需求的服务,整合不同的运输模式以为出行者提供量身定制的出行套餐。“出行套餐”想法的提出则是基于电信行业在90年代引入的手机合同套餐。MaaS联盟则提供了文献中另一个非常常见的定义,即将各种形式的运输服务集成到可按需访问的单个出行服务中。
我国学者将其描述为:将多种出行方式进行整合,根据出行者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出行服务,并能够通过单一的平台完成全部出行的预定与支付,为出行者提供最佳的完整出行链出行服务的系统。
2.出行即服务(MaaS)企业梳理
根据服务主体的不同,出行即服务相关公司可分为网约车公司、共享汽车公司、顺风车公司和Robo-taxi公司。
(1)网约车
依托互联网平台的企业:滴滴出行、神州专车和哈啰出行
依托车企打造的平台:操操出行、T3出行、享道出行和有鹏出行
聚合式平台:高德地图和美团打车
(2)共享汽车公司
互联网背景:大道用车与有车出行
车企背景:盼达用车和EVCARD
传统租车背景:GoFun、首汽共享租车与嗨车
(3)顺风车公司
互联网平台:滴滴顺风车、嘀嗒出行和哈啰出行
车企系平台:曹操出行和首汽约车
聚合式平台:高德地图与美团打车
(4)Robo-taxi公司
互联网科技公司:Baidu Apollo、阿里巴巴、滴滴出行、高德地图
自动驾驶初创企业:AutoX、pony,ai小马智行、Weride文远知行、驭势科技、元戎启行
车企系:宏碁、东风平台

3、出行即服务MaaS的优势
(1)行程规划与预定
在出行即服务体系中,需要构建单一的服务平台与用户交互,服务平台可以是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或者是Web网站。平台能够向用户提供有关城市所有交通方式的实时信息,包括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并通过分析用户的出行偏好,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出行方案,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出行需求进行出行行程的预定和支付。
(2)出行需求的分析与预测
出行即服务体系能够为出行者提供按需响应的个性化出行服务,因此分析和预测出行者的出行需求是出行即服务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为了能够准确预测出行者的出行需求,数据信息需要在出行即服务系统中的各个主体之间交流共享,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出行即服务体系能够广泛地获取出行者的出行数据,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能够准确分析出行者的出行偏好,从而为出行者提供个性化的出行服务。通过对实时交通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够对城市交通状况及出行需求进行准确预测,根据需求调整服务的供给,达到城市交通的供需平衡。
(3)交通方式整合与运力调度
出行即服务体系能够整合多种交通方式,各交通方式将不再只是独立地发展,而是构成统一的体系。通过交通方式的整合,公共交通能够与其他交通方式有效衔接,可以解决复杂城区的公共交通覆盖问题,并通过共享交通解决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整合各交通方式之后,出行即服务体系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各交通方式,通过预测出行需求,能够动态地调配各交通方式的运力资源,实现按需响应。
(4)一次性支付与个性化套餐
在出行即服务体系下,用户在预定行程时可以一次性支付所有出行阶段的费用,在出行时仅通过单一的出行凭证就能够访问所有的交通服务方式,出行凭证可以是智能手机终端或交通卡,出行凭证记录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及行程预定信息,用户可以在停车终端上使用凭证解锁车辆,也可以在乘坐公共汽车时使用。出行者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出行套餐,购买一定数量的出行里程或出行时间。各交通服务运营商的资金将由出行即服务体系进行统一分配。
本文由@2200 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更多行业知识,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行业知识栏目。
参考报告:《2030展望:虚实共生的低碳社会(193页).pdf》
《埃森哲:迎接下一代智慧出行方式的挑战-如何打造出行即服务(MaaS)业务(15页).pdf》
《世界经济论坛(WEF):2021年移动即服务业务(MaaS)改造农村流动性白皮书(英文版)(25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