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基金小镇研究院:2025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后管理研究报告(3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基金小镇研究院:2025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后管理研究报告(318页).pdf(3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本报告版权归北京基金小镇研究院及全体参编团队所有,复制、引用请注明出处。编者团队编者团队北京基金小镇研究院李晓慧 杨晨茁 曹丽媛 张玉婷毕马威中国陈亚丽 陶进伟 牛怡然 万谦及团队成员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李寿双 张颖 谭正华 陈轶琛 陶婷 刘昊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乔兆姝 张婷 罗远 关欣然 郭毅佳 别依乐马曼参编单位参编单位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金牛研究院鼎晖投资君联资本盛世投资泓创资本锦秋基金(以上排名不分先后)感谢各单位在资源、技术、协调等方面提供的帮助,谨此致谢!了解更多关于北京基金小镇的服务、愿景及相关活动,敬请访问https:/ 年 4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
2、,壮大耐心资本。”在长周期的投资过程,如何优雅而积极地“陪跑”(投后管理),是一个非常值得总结研究的问题。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发展到今天,基金存量规模已经超过 14 万亿元。在庞大的存量规模之下,基金的投后管理及退出也日益成为私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关键。不管是管理人还是投资人,不管是国有性质投资主体还是市场化投资机构,都在不断调整自身的投资理念和投后管理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监管要求和投资环境。投资管理在私募基金产业链条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如何做好投后管理却是一个并没有得到充分研究的课题。由于私募基金行业仍在发展阶段,投后管理的工作内容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过程中,不同机构也有不同的经验和实践,非常需要
3、进行持续的跟踪关注和研究。本研究报告历时近一年,不断斟酌完善,全面梳理了当前中国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后管理的监管要求、行业管理现状及存在的典型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措施对策。同时,报告还根据不同的产业类型和基金类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投后管理的重点、难点,对不同类型基金投后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报告还从国内外基金投后管理的现状对比、优秀管理案例分析、处罚案例和司法判例解析等不同视角全方位的对投后管理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报告既具有国际视角又紧密结合了国内行业实务,从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监管政策、行业现状、产业特色、基金类型化发展趋势等角度对投后管理业务进行了全面研究。期待这一
4、研究通过管窥和梳理投后管理实践,为行业带来有益的镜鉴。受团队经验、撰写周期等客观条件制约,本报告很难做到全面呈现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完整生态与发展全貌,部分内容可能未能及时涵盖行业最新实践动态与创新成果。希望业内专家、同行能够对本报告的未尽之处予以谅解,并期待专家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持续关注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动态,不断丰富和完善对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理解与把握,输出专业、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共同推进私募股权市场高质量发展。编者2025 年 5 月2第一节 法律法规对于私募股权基金投后管理的监管要求近十年来,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产品备案月报(2025 年
5、3 月),截至 2025 年 3 月末,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基金业协会”)登记的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共 19,951 家。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7,860 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 11,894 家;私募资产配置类基金管理人 6 家;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 191 家。存续私募基金 142,278 只,存续基金规模19.97 万亿元。其中,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85,614 只,存续规模 5.25 万亿元;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30,177 只,存续规模 10.96 万亿元;存续创业投资基金 25,613 只,存续规模 3.39 万亿元。伴随行业的发展,私募股权基
6、金的监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图 1-1 私募基金数量(左)及规模(右)分布图 1-1 私募基金数量(左)及规模(右)分布2013 年以前,私募股权基金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管理,2013 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央编办”)通过发布中央编办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职责分工的通知,正式将私募行业监管权明确至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2014 年,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以下简称“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由基金业协会负责登记备案工作,履行自律管理职能。我国私募基金行业的监管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发展,包括如下重要历程:表 1-1 私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