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严监管持续中的城投行业信用风险趋势(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严监管持续中的城投行业信用风险趋势(14页).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 行业展望 严监管持续中的城投行业信用风险趋势 2022 年 1 月 中诚信国际中诚信国际行业展望行业展望 严监管持续中的城投行业信用风险趋势 2 概概 述述 融资政策收紧下的融资政策收紧下的 20212021 年城投行业显著风险表现年城投行业显著风险表现 20212021 年城投债的发行和净融额仍处于高位运行态势, 但增速均有所下滑。年城投债的发行和净融额仍处于高位运行态势, 但增速均有所下滑。 2021 年城投债发行额 5.80万亿元,较 2020 年同比增长 23.29%,增速下滑 6.24 个百分点;2021 年城投债净融资为 2.00 万亿元,同比增长 2.69%,增速下滑 4
2、8.11 个百分点。 城投企业直融方式占比上升,募资用途以偿还有息债务和借新还旧为主。城投企业直融方式占比上升,募资用途以偿还有息债务和借新还旧为主。截至 2021 年 9 月末,城投企业直接融资方式在总的融资渠道中占比从 2020 年末的 24.76%提高至 25.62%。从公开披露有募集资金用途的城投债来看,2021 年城投债募集资金用途以偿还有息债务和借新还旧为主,分别为60%和 24%,合计占比为 84%。2021 年 5 月以来,募集资金用于募投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的占比呈现波动降低态势。 交易所市场发行占比明显下降,交易所市场发行占比明显下降,且且区县级平台区县级平台终止发行情况较多
3、终止发行情况较多。2020 年和 2021 年城投债交易所发行占比分别为 36.58%和 34.45%,2021 年城投债终止审核 332 支,涉及城投主体 266 家,涉及计划发行金额 4,450 亿元,全部为公司债,其中公募债占比为 26.09%。从终止发行情况看,2021 年政策收紧中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区县级城投企业,涉及到终止发行的 266 家城投中,区县级平台 190家,占比为 71.43%。 城投债存量余额达到历史新高的同时,城投企业的有息债务亦持续增长城投债存量余额达到历史新高的同时,城投企业的有息债务亦持续增长。在地方政府推进隐性债务化解的同时, 城投企业有息债务却不断增长。
4、截至 2021 年 9 月末, 城投企业存量有息债务余额 49.30万亿元, 较 2020 年末增长 10.08%; 同期, 全国城投债券余额 12.62 万亿元, 较 2020 年末增长 13.97%。 非标风险集中于经济财政薄弱非标风险集中于经济财政薄弱、债务风险较大的、债务风险较大的区域,区域,且近期且近期存在扩散趋势。存在扩散趋势。20172021 年全国 24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共发生非标风险事件 568 起, 涉及 278 家城投企业, 其中区县级主体 178 家,占比为 64.03%。从区域分布来看,2021 年风险主体数量前三位的省份分别为贵州省、云南省和内蒙古,经济财政实
5、力多数较为薄弱,且地方债务压力较大。2021 年山东、甘肃等地首次出现城投非标违约事件,体现了非标风险事件的扩散趋势。 20212021 年城投企业负面舆情年城投企业负面舆情明显增多,评级行动也相应增加明显增多,评级行动也相应增加。2021 年城投企业负面舆情主要分为公司治理、业务预警、债务预警和监管层面四个方面,数量明显增多。基于此,2021 年以来评级机构采取的评级行动亦较多,主要表现为下调级别、调负面、列观等。 隐债化解下的政企关系梳理及评级思路调整隐债化解下的政企关系梳理及评级思路调整 地方政府债和城投企业债务的法律界限已划清,但地方政府债和城投企业债务的法律界限已划清,但实际偿还边界
6、并未完全厘清实际偿还边界并未完全厘清。以 2018 年国家审计署新一轮隐性债务审计为界,企业经营性债务从形式上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已经厘清,但与地方政府仍存在较高的关联度,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地方政府对企业经营性债务的偿还责任与偿还意愿。 城投转型的根本是剥离政府融资职能,城投转型的根本是剥离政府融资职能,转型不是“转性”而是业务模式和业务类型的转变。转型不是“转性”而是业务模式和业务类型的转变。城投转型系业务模式和业务类型的转变。 在城投转型过程中, 城投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依赖关系会发生改变,同时地方政府对不同类型的城投企业支持的意愿和程度也将出现分化。 理性看待“城投信仰” ,更加强化城投企业个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