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资信:商业银行2024年信用风险展望(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资信:商业银行2024年信用风险展望(31页).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研究报告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 2024 年信用风险展望年信用风险展望联合资信 金融评级一部|陈绪童|张哲铭|盛世杰|谷金钟|张旭|李胤贤|薛家龙2023 年,我国商业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推动地方经济稳健发展方面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整体资产负债规模保持增长,资产质量稳中向好,拨备及资本水平相对充足,尽管存在地产市场纾困政策渗透效果尚待观察、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趋于分化以及盈利水平承压等挑战,但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与商业银行自身的主动调整推动其公司治理水平稳步提升和资产负债结构的持续优化;此外,在市场及监管导向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整体降低,净息差水平的收窄对银行盈利能力及资本内生积累提出一定考验。展望 2
2、024 年,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商业银行将保持调结构、稳增长的主基调,整体信用水平将保持稳定,且监管体系的重构和监管政策的出台将推动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以及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进一步提升,我国银行业体系格局或将随着合并重组进程的不断推进而有所优化,银行业整体综合实力及抗风险能力将逐步提升。研究报告22023 年,在年,在我国经济整体企稳向好我国经济整体企稳向好、社会融资规模稳步增长的背景下,、社会融资规模稳步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进一进一步步加深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深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整体资产负债规模保持增长整体资产负债规模保持增长的同时业务结构趋于优化的同时业务结
3、构趋于优化,服务实体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经济质效提升,中小银行合并重组进程的推进导致银行业机构数量下降中小银行合并重组进程的推进导致银行业机构数量下降,但资源整合及风险出清但资源整合及风险出清推动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逐步提升。推动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逐步提升。2023 年以来,在摆脱了因人员流动受阻、工业生产波动等对经济发展形成不利因素的限制条件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整体进入企稳复苏的发展态势,工业和服务业增速逐步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加值多数超过上年同期水平,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跌幅收窄支撑 PPI 同比降幅呈收窄趋势;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增长,新增社会融资增速处在相对较高水平,贷款仍为社会
4、融资规模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金融机构对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较大,信贷结构有所改善,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在上述宏观背景下,2023 年,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加深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整体资产负债规模保持增长,不良贷款率呈下降趋势,拨备充足,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资本亦保持在相对充足水平,净息差持续收窄导致 ROA 和 ROE 指标呈下降趋势,但整体经营仍处在稳健水平。此外,从银行机构数量来看,在中小银行改革化险进程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及农村金融机构陆续通过合并重组的方式化解金融风险并实现做大做强,导致银行业机构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截至 2023 年 6 月末,我国商业银行共计
5、4022 家,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6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12 家、城市商业银行 125 家、农村金融机构 3819 家(包括农村商业银行 1609 家、农村合作银行 23 家、农村信用社 545 家、村镇银行 1642 家)、民营银行 19 家、外资法人银行 41 家。未来,随着中小银行资源整合及风险出清的不断推进,将进一步明确各级商业银行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需关注到,2023 年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月度同比增幅全年呈下探筑底趋势,工业恢复速度慢于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受自身经营韧性较差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其恢复速度慢于大型企业,且中小微企业因
6、所在地域以及自身所处产业的差异,在经营恢复速度及质量方面差异较为明显。房地产行业在“房住不炒”观念的持续渗透以及保障型住房对刚性住房需求的托底、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收缩以及居民杠杆水平逐步下降带动改善型住房需求的边际收缩,共同带动不动产投资性价比下降以及投机性不动产投资加速收缩,房地产市场销售持续放缓,加之房地产开发公司去杠杆持续推进带来外部融资压力的上升,使得相关企业同时面临销售资金回流以及营运资金融入双重压力,短期流动性压力上升较为明显。国家大力推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降低地方政府财务杠杆,旨在消除地方政府不合理融资的同时,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及资源配置,保障区域经济平稳高效运行,不同地区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