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啤酒-深耕广东厚积薄发珠江啤酒闪耀华南-210809(3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江啤酒-深耕广东厚积薄发珠江啤酒闪耀华南-210809(36页).pdf(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原材料成本占比大,上游波动促成行业性提价。啤酒原材料成本中包装物占比接近 50%,大麦与大米占比接近 23%,二者合计在直接成本中占比超过 70%,因此啤酒对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十分敏感。2016-2017 年受政府供给侧改革影响,大量中小型包材供应商关停致使原料价格飙升,出现第一次行业性提价;2018 年由于全球大麦减产进口大麦价格上涨超 20%,促使行业第二次提价。除受上游波动影响外,各酒企也逐步尝试在其优势区域开启常态化提价,例如华润和青啤分别在 2018 年和 2020 年在各自优势地区对旗下产品提价 10%以上,啤酒公司定价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品结构升级迅速,吨价提升趋势明显。在客观上消
2、费升级和主观上酒企主动拥抱高端化转型两方面因素催动下,行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端产品销售额占比从 2013 年 17%提升至 2020 年 37%,低端产品销售额占比大幅下降,自 2013 年 56%下滑至 2020 年约 30%。行业吨价保持上升趋势,2020 年啤酒五大集团吨价区间为 2800-4300 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约 3%,其中行业平均吨价约为 3400 元。对标百威亚太 2020 年 4700 元吨价,国内啤酒企业均价仍有近 40%提升空间。罐装产品毛利可观,罐化率对标海外仍有提升空间。罐装产品得益于更低的运输成本和更高的出厂价,行业内平均毛利率可达到接近 50%,与之对比瓶装啤酒毛利率约为 35%。此外,罐装化有利于中低端啤酒实现提价,以青岛经典为例,罐装经典终端价格约比瓶装高10%,罐化率提升对于改善啤酒企业盈利能力大有裨益。目前国内啤酒行业罐化率约为 25%,2015-2020 年 CAGR 保持在 10%以上,但对比全球来看,海外成熟经济体啤酒罐化率多超过 60%,日本罐化率已突破 90%,国内罐化率距离全球平均 50%水平还有大量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