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啤酒-纯生升级、餐饮发力华南明珠聚力高端化-210811(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江啤酒-纯生升级、餐饮发力华南明珠聚力高端化-210811(28页).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复盘广东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先后经历了区域啤酒百花齐放、全国龙头争相布局、全国龙头并购整合、多强并立聚力高端四个阶段,珠啤作为广东啤酒市场发展的参与者、引领者,始终保持一定的优势地位,当前市占率在33%,未来继续强化流通优势、发力餐饮短板,预计区域地位仍将稳中有升。 阶段一(1978-1997):区域啤酒百花齐放,珠啤逐步引领市场。1934 年广州啤酒厂建立,是全国生产啤酒最早的三个省份之一,此后半个多世纪,广东啤酒厂商始终独此一家,啤酒业发展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高速发展,啤酒业迎来黄金发展期,1985 年珠江啤酒、金威啤酒建厂,1987 年活力啤酒成立,至 1990 年广东省内啤酒生
2、产厂商已有十五家,年产量增至 39.1 万吨,其中珠江啤酒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和产能的地理优势,迅速占据领先地位,市占率超过50%。 阶段二(1998-2007):龙头厂商布局广东,呈现多强相争格局。伴随广东经济地位上升,青啤、华润、燕京逐步重视广东市场,纷纷加大布局力度。1998-1999年青啤先后收购广东皇妹、三水啤酒厂,同时与日本朝日集团合资建设青岛啤酒朝日有限公司,完成在深圳、东莞、珠海布局,广东省内产能超 5万吨;2003年华润雪花在深圳设立分公司,次年又于东莞建厂,形成以东莞为中心辐射广州、深圳的布局;2004 年燕京啤酒进入广东市场设立广东子公司,并在广州南海设厂,参与市场竞争;在
3、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本土酒企金威与珠啤为维持竞争优势亦开始扩建产能,2004 年金威啤酒斥资 8 亿建设产能为 40 万吨的生产基地,珠啤宣布湛江工厂异地改造规划产能 50万吨,并于次年将本部产能扩充至150 万吨,此外珠啤亦在积极谋求上市进一步缓解竞争压力,但限于资金实力,本土酒企市场份额逐年下降,2007年珠啤市占率已不足 50%。 阶段三(2008-2015):竞争加剧,本土酒企市场份额被进一步挤压。龙头酒企依靠强大的资金实力与品牌优势在广东攻城略地,本土酒企市场份额被进一步挤压。2008 年金威由于全国化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并出现亏损,在深圳、东莞两个传统优势区域市场份额下滑明显,青啤、雪花、珠啤乘势抢占其市场份额,随后2013年由于经营不善被华润收购;2010年燕啤对广东燕啤有限公司增资扩产进一步优化产能布局,顺利站稳珠三角市场,同年珠啤上市,但由于缺乏资金,市场份额一再下滑;2011年青啤在揭阳建厂,设计产能 60万吨,同年并购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