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高镍未来已来龙头涅槃见云开-210803(7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高镍未来已来龙头涅槃见云开-210803(79页).pdf(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远期电池成本可下降至0.5元/wh以内,趋近铁锂 随着镍价的下降,高镍正极材料成本下降弹性较大。高镍正极生产条件严苛,制造成本较高,811正极售价17- 20万元/吨,随着镍价的下降、单吨投资降低、规模效应带来的制造成本下降以及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的完善,我们预计高镍正极成本有望下降至10-12万元/吨左右。 正极成本下降叠加其他材料用量下降,高镍综合成本理论上比铁锂低。搭载同容量电池情况下 , 电池个数和重量下降 , 对应隔膜、电解液、铜箔等成本也将下降。目前受限于高设备投资、低良率的因素,目前高镍三元pack的价格在0.85-0.95元/wh(不含税),而铁锂pack仅0.65-0.70元/w
2、h(不含税)。随着后续高镍工艺成熟,且CTP技术等开始应用,高镍成本下降曲线更陡,20年622电池成本预计到0.68元/wh左右,我们预计23-24年高镍三元成本将低于5/6系三元,远期成本将达到0.5元/wh以内,将趋近铁锂电池。挑战一:能量密度要求不断提升,铁锂回潮不改高镍需求 2021年铁锂回潮趋势明显,占比明显提升。受A00级车型及特斯拉、比亚迪等高端车型铁锂版的切换, 2021年铁锂占比显著提升,1-5月国内铁锂正极产量12.3万吨,同比+252%,超行业200%的增速,占比提升5pct至47%,装机电量看,铁锂装机17gwh,占比提升3pct至41%,铁锂回潮预期明显。高镍( NC
3、M811、NCA)占比30.1%,同比+7.7pct,高镍811型产品占比也已经超过622型。 短期看铁锂回潮不改高镍高增速,远期智能化对电池要求更高,高镍大趋势不改。2021年1-5月高镍正极产量4.5万吨,同比+301%,增速最快,且占比提升至34%,高镍化趋势不变。远期来看,智能化配备高性能芯片能耗较高,蔚来ES8百公里电耗高达17.2度,仅次于MPV车型,对于提升能量密度、汽车轻量化需求迫切。随着汽车智能化进一步发展,市场对能量密度追求长期存在,高镍存在较为确定的能量密度优势,铁锂电池难以满足,高镍大趋势不改。挑战二:高镍电池安全性问题已逐步解决 高镍使得电池安全性降低: 从NCM523到NCM811,材料的热稳定性呈现急剧降低的趋势。811电池热失控温度低,放热量增加。且811电池充电时因结构不稳定易分解产生较多氧气,一旦起火反应剧烈, 可能会发生燃爆,安全性能较难控制,安全性较NCM 523、622电池低。 安全性解决方案: 国内电池企业已相继提出NCM 811安全问题方案,并实现于相应车型上。宁德时代NCM 811电池从电芯环节通过机械设计和化学设计来应对安全和热失控问题,模组环节采用多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池包环节运用业界首创阻燃技术解决 NCM811 带来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