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产业链全景图(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奶产业链全景图(22页).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地理&价格优势使得新西兰成为主要进口来源地,1H19产量尚无增长态势:新西兰是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国,奶源品质高、价格便宜,叠加关税和地理优势,新西兰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18年,中国进口奶粉80.14万吨,其中73.3%来自新西兰。观察新西兰原奶供给情况,1H19原奶产量同比-0.9%,供给尚无扩张态势。 历史上新西兰奶价为国内奶价的先行指标。以恒天然双周拍卖数据来看,当新西兰奶价高于国内奶价并呈上涨趋势后,国内奶价在2-3月后出现上涨,反之也相同(海外原奶平均运输时间需要2个月)。供给放缓而需求向好导致2H18奶价拐点出现,进入奶价上行周期:2015年以来,奶价低迷推动国内奶牛养殖
2、行业持续去产能,而环保趋严更加速这一过程,奶牛存栏呈逐年下滑趋势,产量增速大幅放缓。同期,海外产能仍增长缓慢,进口大包粉价格有所回升,相对生鲜乳价格优势减弱。下游需求逐渐转好,液奶&奶粉均在17年后恢复较好增长。在供给放缓&需求扩容&监管鼓励使用生鲜乳的背景下,原奶供需逐渐趋于紧平衡,2H18奶价重现上涨趋势,1H19延续上涨势头。 往后看,原奶供给有望保持低个位数增长,需求或中个位数增长,供需缺口持续扩大,19年原奶价有望继续上涨,2H19或贡献主要涨幅。原奶价进入上行周期,奶牛养殖企业有望长期受益,利润弹性显现。常温酸奶崛起,白奶表现稳健,乳饮料趋于衰退:光明开创常
3、温酸奶品类,伊利、蒙牛均在2013年跟进,推出安慕希、纯甄等产品。常温酸奶接近低温酸奶的营养价值,且突破冷链限制的约束,龙头共同培育市场下,常温酸奶规模快速扩容,从13年仅30多亿扩大至18年接近300亿;白奶整体表现良好,产品出现较明显升级趋势,特仑苏、金典等高端白奶产品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在人均收入较低的阶段,乳饮料凭借较低的价格迎来黄金发展期,优酸乳、酸酸乳、营养快线等明星大单品层出不穷。但随着辨别能力提升,消费者追求更天然、更简单、营养的产品,乳饮料因营养含量低、糖含量高且配料复杂,正逐步淡出消费者的选择。比照欧美,低温酸奶、巴氏奶发展潜力充足:受制于冷链环境和渠道操作能力的不完善,虽低温奶增速略快于常温,但整体占比仍远低于常温,且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但长期看,低温酸奶、巴氏奶凭借较高营养价值,仍是液奶消费升级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