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及环保产业行业海外视角看:入市核电复兴由何驱动?-250110(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用事业及环保产业行业海外视角看:入市核电复兴由何驱动?-250110(38页).pdf(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核电于 AI 算力-电力系统中的地位预期提升,美国市场化核电兴衰历程提供前车之鉴、国内核电入市机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电价稳定预期。当前,年协电价博弈进入尾声,我们继续看好核电运营商稳健成长,建议关注:中国核电、中国广核,同时建议关注核燃料、核电新技术设备等上/中游环节。(完整推荐见文内)1.本轮美国核电复兴由何驱动?高密度清洁能源转型、大国核技术博弈、AI 算力基建带动电力基建,三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核电复兴预期。2.美核电复兴的政策/市场化工具有哪些?美国通过提升存量/新建市场化核电的经济性,提升核电在 AI 算力-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同时重新构建起国内核产业链
2、,掌握核电新技术主动权。这一发展思路与我国不谋而合以核电反哺核工业。气价下行、用电需求增长不足、带补贴新能源快速增长带来电价下行,是美国在运市场化核电承压、新建核电少的根因(电价端下行包括电量/容量电价两个市场的走弱)。由于核电非可再生能源,无法从 RPS 绿证体系中获益,因此 2016 年起五个州陆续开启零碳补贴项目(ZEC)以核电的零碳价值为由,率先针对经营困难的核电提供补贴。22 年后拜登 IRA 清洁能源法案从联邦层面为核电提供税收补贴、提升了与带补贴新能源同台竞价的公平性,且新建/重启/新技术核电补贴力度在运。数据中心-核电 PPA 签订案例,突出核电可靠性溢价/环境溢价。Talen
3、 与 Constellation 两家核电运营商 24 年内分别与 Amazon、Microsoft 签订了核电 PPA,根据两方测算,PTC 价格(IRA 税收补贴后电价)以外的电价收益贡献将占到 40%50%,对于两类溢价的前景看好。3.国内核电入市前景如何?与美国相比,国内核电牌照集中度更高,在成本控制和厂址顶层规划方面优于美国。从目前核准情况看未来 510年国内核电装机端增长具有持续性,新机投运前 5 年受益于税收优惠与免计提乏燃料费、盈利较好。目前国内市场化核电收益结构为单一电能量收益、以差价合约作为主流的价格维稳工具、价格水平总体处于核准价上下;伴随容量机制成熟后向容量市场进一步转
4、型、核电可靠性溢价有望体现在收益结构内;零碳目标驱动下,AI 数据中心-核电多年 PPA 等新模式值得期待。4.国内核电新技术落地节奏如何?国内核电新技术投资围绕核电“三步走”战略,从三代核电(热堆)到四代核电(快堆)到聚变堆。国内四代核电技术目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高温气冷堆已商用并完成了第二台机组核准(电-汽联供),落地最快;中核玲珑一号 SMR 商用堆(全球首个)预计于 2026 年并网,将是下一个重点落地项目。此外,快堆与聚变堆预计分别于2035 年、2050 年建成商用堆。电力供需趋于宽松风险;核燃料成本上升风险;核电核准持续性不及预期风险;核电新技术突破不及预期风险等。行业深度研究
5、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内容目录内容目录 1、本轮美国核电复兴由何驱动?.5 2、美核电复兴的政策/市场化工具有哪些?.10 2.1 电量/容量电价内卷致美国市场化核电承压.11 2.2 ZEC/IRA 补贴:零碳价值为由、弥补亏损为实.15 2.3 借助数据中心供电 PPA,可靠性/环境溢价再提升.19 3、国内核电入市前景如何?.21 4、国内核电新技术落地节奏如何?.26 5、投资建议.31 6、风险提示.36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1900 年以来各阶段能源转型驱动因素各异(占比,%).5 图表 2:以温室气体排放作为清洁性依据,核电与风/光均为领先电源类
6、型.6 图表 3:核裂变技术带来核电高能量密度优势.6 图表 4:美对华出口限制重点在先进技术出口.6 图表 5:美国 COP29 再度明确三倍核电计划.7 图表 6:国内核电“三步走”战略.7 图表 7:更高性能的 AI 计算平台在功耗上有所进步.8 图表 8:AI 搜索带来耗电量近 10 倍的提升.8 图表 9:近 10 年美国用电 CAGR 近似无增长.8 图表 10:高盛预测 2230 年美国用电 CAGR 升至 2.4%.8 图表 11:预计国内算力增长驱动 IDC 用电增长约 27%.9 图表 12:PJM 市场上可再生能源有效容量无法满足夏季高峰负荷.9 图表 13:ERC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