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贝泰妮-“皮肤健康生态”的缔造者-210325(4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研究】贝泰妮-“皮肤健康生态”的缔造者-210325(42页).pdf(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除日常护肤场景外,皮肤类问题及医美场景催生敏感肌额外需求。2019 年我国非处方皮肤科用药销售额同比增长 48.6%至 8.5 亿元,销售量同比增长 21.6%至 2483.3 万件。在使用相关可能具有刺激性药物同时,患者需辅以具有舒缓、抗敏、保湿、修复等功能的护肤品维持皮肤状态稳定,从而带动皮肤学级护肤品需求增长。同时据Frost&Sullivan预测,伴随手术类及非手术类(注射/光电类项目)医美行业规模增长,2015-2019 年非手术类项目市场规模由 249 亿元增至600 亿元,复合增速达 24.6%,超过手术类医美项目,预计 2023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600 亿元。非手术
2、类中的注射类通常伴随面部微创,光电类可能引起皮肤敏感问题,因此术后场景的皮肤屏障修复尤为重要。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9 年达4800 亿元。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 年中国化妆品业市场规模近 4,800 亿,2014-2019 年 CAGR 近 10%,其中护肤品占比过半,规模达 2,444 亿元,2014-2019 年CAGR 达到 10.1%。行业增长自2016 年以来持续提速,2019 年同比增速接近 15%,高于英美等国 4%左右增速。以 2020 年 14 亿总人口为消费基数,人均化妆品消费金额为 341 元;以 6.85 亿女性人口为消费基数,人均化妆品消费金额为
3、703 元。皮肤学级护肤赛道增速远快于行业,已达百亿规模体量。2019 年国内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规模约 139.8 亿元,2014- 2019 年 CAGR 达到22.5%,增速远高于化妆品和护肤品行业的整体增速。相比美国皮肤学级护肤品200 亿元的存量市场规模,还有接近 50%的空间,伴随国内渗透率及人均消费支出提升,未来体量有望超过美国市场。从渗透率及人均消费来看,国内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空间巨大。相比于法国43%的渗透率、美国 15%的渗透率,中国皮肤学级市场的渗透率仅为5.5%。在人均消费支出方面, 2019 年我国皮肤学级护肤品人均消费较低,仅为1.4 美元/人,仅为日本、韩国、美国、
4、法国、英国人均消费的 22%、28%、15%、5%、30%。此外发达国家化妆品及护肤品人均消费水平均远高于我国,伴随国内人均收入及消费水平提高、功效性护肤品渗透率提升,功效性护肤品市场提升空间潜力巨大。总人口数稳定增长,增速从 0.3%降至0.1%,预计2025 年总人口数在14.2 亿人城镇化率持续提升,从 2019 年的60.6%提升至2025 年的65.8%;参考全国人口性别比及年龄结构,假设 19-49 岁女性占比总城镇人口 20%,2025年 19-49 岁城镇女性人口为 1.87 亿人;渗透率提升为核心驱动力,假设皮肤学级护肤用户渗透率在 19-49 岁城镇女性人口中,从2019 年的25%提升至 2025 年的45%,带动用户数从 2019 年的0.42 亿人增至 2025 年的0.84 亿人;人均客单价维持 5%年均增速,从 2019 年的 330 元增至 2025 年的 442 元;皮肤学级护肤市场规模预计从 2019 年的 140 亿元增至 2025 年的 371 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速达 18%。如考虑男性、婴幼童及老年女性市场渗透率,行业规模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