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基于城市韧性的供水保障设计与运行-王健(1).pdf

上传人: 张** 编号:164112 2024-05-31 36页 3.77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探讨了苏州市基于城市韧性的清水管网保障设计与运行,以及存在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苏州市目前有10家县级以上供水运营单位和21座供水厂,供水能力为752.5万吨/日,2023年最高日供水量为575万吨/日。各公司供水规模平均,服务范围大小不一。苏州市共有12个市级水源地,多源并重格局初步形成,但水源地相互独立,备用体系尚未系统性建成。 风险识别方面,苏州市面临长江口咸潮风险、供水系统结构短板、互联互通覆盖范围小等问题。设计思考方面,提出了“多源并重、区域互补、多网联动、智慧低碳、全网优质、服务高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工程实施阶段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解决常熟-太仓、市区-吴中、昆山-太仓等区域的供水互联互通问题,第二阶段则重点提升市区与高新区、常熟、太仓等区域的供水保障能力。 近期推荐实施的连通管项目包括市区-常熟、吴中-吴江、昆山-吴江等,以应对单厂事故、原水事故和咸潮等风险。实施方案方面,设计了常熟-太仓、昆山-太仓等连通管的工程细节和流量计量方案。一体化泵站应用方案提出了水泵选型、运行工况分析、进水补偿措施、水锤预防措施、泵站设计等关键点。 总体而言,苏州市致力于通过连通管、一体化泵站等工程措施,提高城市供水韧性,确保供水安全。
"城市韧性供水如何保障?" "苏州供水系统存在哪些短板?" "如何优化苏州供水风险与短板?"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