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水务公司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实践-管网-郑成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团化水务公司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实践-管网-郑成志.pdf(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集团化水务公司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实践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郑成志2024年5月 广州2目录C o n t e n t 漏损控制背景01漏损控制管理03漏损控制典型案例04漏损控制技术应用与创新02总结与展望051 漏损控制背景宏观政策 漏损控制相关政策我国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仍较高,管网控漏距离2025年实现9%的目标任务仍然比较艰巨。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水利部联合发布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2017年10月,住建部发布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2021年8月,国家发
2、改委审议通过城镇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202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等5部委联合发布“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2015201720212021漏损率高于10%的部分不得计入成本。到2017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10%以内。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 10%以内。2017推进100个城市开展分区计量工程试点。到2025年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在9%以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1 漏损控制背景行业标准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逐步修订、补充,不同城镇有统一的漏损
3、率管控要求,但同时存在差异化的漏损率修订值。漏损控制标准(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2002年制定城市供水管网基本漏算率不应大于12%2016年修订修订内容进一步对城镇供水范围,分区管理的管网在建设、封闭运行过程中以及压力调控时相关措施提出明确要求。2018年补充对漏损指标、漏损率两级评定以及评定指标计算方法进行补充,明确提出漏损率应按两级进行评定,一级为10%,二级为12%。修订补充1 漏损控制背景对漏损控制作用的认识漏损控制对于节水和供水安全、成本管控、水质保障、城市交通安全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漏损控制的意义漏耗电耗药耗分角元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通
4、过对管网漏损的管控可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管道破损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管道破损造成路面塌陷节约水资源成本管控水质保障交通安全1 漏损控制背景控漏特点粤海水务是一家集团化水务公司,下属47家自来水公司,控漏典型特点是:标准化管理,差异化控漏。漏损控制需求标准化管理系统水司地域分布广泛47家自来水公司,供水规模1815万吨/日;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系统、管理制度;差异i化控漏:主要措施、分区次序等;7目录C o n t e n t 漏损控制背景01漏损控制管理03漏损控制典型案例04漏损控制技术应用与创新02总结与展望052 漏损控制技术应用与创新漏损分析技术精准控制的核心是准确的漏损分析:在成分分析、
5、空间分析方面搭建了标准化的软硬件管理体系,同步重视时间分布和后评估的技术创新。成分组成 出厂计量 终端计量 管道流量计量空间分布 分区计量 终端计量时间分布 压力监测 流量监测 分析算法漏损分析的任务水平衡分析分区计量压力管理新漏点判断后评估 漏损分析的任务 漏控效果评估 控漏效益评估2 漏损控制技术应用与创新漏损分析技术 漏损程度衡量指标总结不同漏损程度衡量指标在多个供水单位的应用经验;顺应行业标准变化,专门分析集团化水务公司漏损率计算方法。发表科技论文集团化水务运营企业漏损率评定标准计算方法分析漏损率产销差率真实漏失率单位管长漏损量指标类别ILI指标类别ILI发达国家A12发展中国家A14
6、B24B48C48C816D8D16我国英国基础设施漏损指数(ILI)2 漏损控制技术应用与创新漏损分析技术搭建分区计量技术与管理融合体系,形成分区计量“分”、“区”、“计”、“量”四维管理,并将分区计量确定为精细化控漏的基本方法。前端终端抄表到户分区1计量2分区计量分:分区、优化分区1区:区别对待、区分责任2计:计量、仪表、信息化3量:量化分析、数据处理、挖掘4分区计量提供了大量可供分析的数据;分区计量被视为新的漏控突破点。分区计量 分区计量2 漏损控制技术应用与创新漏损分析技术结合供水规模、管理模式等特点,形成三层级分区计量体系,着重实现泵组优化调度、压力管理、漏点识别定位等降漏节能。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