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定向增发
定向增发,即国外私募,亦称非公幵发行。我国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对其进行了界定。郭雳参照美国对于私募的法律规定将其定义为“针对特定对象、采取特定方式、接受特定规范的证券发行方式”。该定义较为笼统,但已初步揭示了定向增发的一些特征,是我国定向增发发展过程中的有益尝试。李永检和于亦文将其定义为“面向特定投资者的上市公司新股增发”。该定义对发行主体做出了规定,是定向增发概念发展中的重要进步。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非公开发行股票,是指上市公司采用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行为,亦称为定向增发。该规定从定向增发方式和发行对象两个方面进行了合理界定,并且由于其权威性,多被《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发布后的相关文献采用,因此,本文亦釆用定向增发的法律定义,即认为定向增发是指上市公司采用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行为。
2、定向堆发对象的基本概念
向增发对象是指在定向增发新股过程中对新股进行认购的投资者。现有文献中,少有对其进行专门的界定,一般于定向增发概念中包含。如前述郭贾(对定向增发定义中,定向增发对象即为“特定对象”,而李永检和于亦文对定向增发定义中,定向增发对象为“特定投资者”。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亦将其定义包含于定向增发概念中,因此,本文结合其法律定义,将定向增发对象概念界定如下:定向增发对象是指上市公司釆用非公开方式发行股票的特定对象。
3、我国定向增发特征
据募资的比例(2009-2013)数据,定向增发主要集中在材料、资本货物、银行、公用事业、房地产、多元金融、运输和汽车、汽车零部件等传统行业。电信服务、软件、半导体、医药、医疗、媒体等新兴行业定增募资额相对偏少,近两年,随着新电信服务、半导体、新媒体等行业的不断发展,定增募资额相对有所增加。
虽然新兴行业的定向增发融资己经有了迅速的发展,然而相比于总体规模或者是传统产业其比例相比于国外水平仍然很低。
据国外数据,美国市场上实施定向增发的企业主要集中于生物医药、精密仪器、商业服务以及计算机、电子设等新兴行业,集中度高达。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这些行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比较高,如果公开发行,公司由于需要向公众提供大量信息,将提高融资成本,因此通过非公开发行成为更加理想的选择。
中国的实际情况与国际市场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可能的一个原因是新兴行业的公司上市多登陆在中小板和创业板,这两个子市场成立时间还比较短,尤其是创业板,许多公司目前首轮融资还没有使用完,不符合证监会再融资的相关规定,因此可以预计在未来两年,新兴行业再融资的规模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此外越来越多的新兴行业内上市公司选择定向增发符合信息不对称假说。因为公司所处行业与信息不对称相关,新兴的行业由于技术等相关门揽相对较高,对于外部的投资者来说理解起来并不比传统行业理解起来那么容易,此外新兴行业兴起时间也较短,相比于传统产业没有丰富的数据、资料供参考,因此公司所处行业可以作为信息不对称的代理解释变量。
新兴行业内的公司,外部投资者对该类公司的信息了解通常不充分,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企业出于再融资的目的,需要和市场上的投资者充分沟通企业的价值,然而如果公幵发行,面对市场上所有投资者,信息成本必然很高,如果选择定向增发,则公司只需要和有限的投资者交流,成本会降低不少,企业自然倾向选择定向增发。
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定向增发的用途还是比较多样的,项目融资仍然是定向增发募集资金的主要投向。
文本由@-YANYI 整理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什么是股权激励?方式有哪些?
什么是虚拟股票?和股票期权有什么区别?
股票期权是什么意思?概念、特征、分类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