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边缘云是什么
边缘云即实现边缘计算的云化平台,最初定义由IT产业界给出。其中边缘计算是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分布式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

2.边缘云的优势
边缘云的诸多优势为用户带来了许多便利,其社会需求和市场空间无疑是非常巨大,具体来看:
(1)降低时延:因边缘云就近提供计算和网络覆盖,用户可以更快的获取所需的计算结果。
(2)自行恢复:当网络出现异常问题甚至网络中断时,边缘云的节点可以实现本地自治和自恢复。
(3)节约带宽:用户从边缘基础设施调取所需的计算结果或存储文件,仅需少数网络跳转。
(4)自由调度:业务逻辑可以由中心云动态分发,具体在哪个边缘节点执行是可以调度的。
(5)安全可靠:通过部署特定的数据访问策略,服务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或合规的数据存储方案,以及与传统云计算一体化的安全防护能力。
3.边缘云的应用场景
边缘云计算的应用场景从覆盖上可以分为全网覆盖类和本地覆盖类两大类:
(1)全网覆盖类应用的核心要求是从边缘节点在地区和运营商网络两个层面上的覆盖度,来保证就近计算(如
CDN、互动直播、边缘拨测/监控等业务),或者基于足够多的节点进行网络链路优化(如 SDN/SD-WAN、在线 教育、实时通信等)。
(2)本地覆盖类应用的核心要求是边缘节点的本地化,即边缘节点的接入距离要足够近(目标<30
公里),时延足够低(目标<5ms),来支持本地化服务的上云需求,例如新零售、医疗等行业的监控数据上云,连锁门店等线下行业的 IT
基础设施上云等。这类应用的大带宽需求是最能体现边缘云计算时延和成本优化等核心优势的场景。
应用举例:
(1)互动直播中的边缘云一般属于全网覆盖类应用:
主播的媒体流推送到就近的边缘节点,在边缘节点直接进行转码,转码后的媒体流分发到CDN边缘节点,当有用户访问时就近返回内容。基于边缘节点上的服务、直播流的上下行内容推送以及转码处理等都不用再回中心,大大降低了业务时延,提升了互动体验,同时边缘处理架构对带宽成本的节省也非常明显。
(2)智慧城市中的边缘云一般属于本地覆盖类应用:
在边缘云计算的架构下,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整个系统分为采集层、感知层、应用层。在采集层,海量监控摄像头采集原始视频并传输到就近的本地汇聚节点。在感知层,视频汇聚节点内置来自云端下发的视觉AI推理模型及参数,完成对原始视频流的汇聚和AI计算,提取结构化特征信息。在应用层,城市大脑可根据来自各个汇聚节点上报的特征信息,全面统筹规划形成决策,还可按需实时调取原始视频流。
以上就是有关于边缘云的定义、优势及应用场景的全部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边缘云的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网站。
推荐阅读
什么是移动边缘网络?关键技术有哪些?优势分析
什么是边缘计算网关?特点及应用梳理
《5G 时代统一的边缘云网建设.pdf》
《2021年中国边缘云计算行业展望报告(45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