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养老作为新兴的养老模式,应对的是中国社会老龄化出现的巨大需求,但其目前的发展还不太成熟,只有在了解其特点后才能深入解决其问题;那么抱团养老到底有什么特点呢?存在的问题究竟又有哪些?下面的文章将进行简单介绍。
抱团养老的特点
(1)群体年轻健康,生活态度积极:抱团养老的老人们更加年轻化、健康化、对待生活态度也更加积极。
(2)自行组织抱团,交往关系和谐:团养老更多的是自行组织寻求伙伴一同养老,对于养老生活有更多的需求和期望。由于是自行组织,相互协商得出的组织形式,老人们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和谐,相互之间的交往也会更加积极频繁。
(3)注重居住环境,选择灵活自由:由于抱团养老的老年人是由于生活背景、兴趣爱好相似,具有积极生活的共同追求而一起互助式生活的。老年人们往往会离开原来的居住地选择到自然环境优越,资源丰富的地方居住,而城郊具有优越自然环境和快捷交通基础设施的乡村是最佳选择。在居住的场所方面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还可以自行改造。除了处所,作为一种异地养老,老人可以决定居住时间的长短,整体较为灵活自由。

抱团养老对乡村空间的需求
(1)乡土空间:乡土是中国的根,也是现在很多老人希望落叶归根的家乡,他们大多经历过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有浓重的乡土情结,年轻时期的耕种经历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骨子里。他们往往热爱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喜欢亲自动手下田劳作。乡村也就成了很多老年人心理上期望养老的地方。
(2)康养空间:乡村可以利用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以及简单舒适的人地关系优势,在自然中设置户外康养活动空间。还可以利用乡村内丰富的剩余劳动力,开展养老服务培训发展乡村医疗。达到既能满足老人康体活动的需求,又能提高乡村医疗保障水平,改善村民生活水平的效果。
(3)抱团居住空间:抱团养老群体的居住特点与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都有所区别。从居住空间布局来看,抱团老人们之间的居住空间与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相比较会更加紧密;由于抱团老人们都是自发聚集一起的,在生活起居的选择上他们有较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因此与机构养老比较则相对灵活。
(4)家庭活动空间:在抱团养老模式中,老年人抱团离开城市到乡村休闲养老难免需要离开家庭。为了弥补代际交往的缺失,抱团养老的模式下的空间活化需要设置代际交往空间,提供一个场所给老人与家人活动交流,让老人在乡村里的生活更加丰富。如亲子活动室、儿童乐园、野外露营地等。
抱团养老存在的问题
(1)抱团养老目前大多是自发形成的,生活起居、交往活动和医疗保健都需要自我管理和相互帮助。虽然能够促进老人之间的交往,有利于老年人积极养老,但是由于老年人自身对于医疗和保健的专业程度较低,老年人相互之间无法应对突发的身体问题,具有一定的风险。
(2)大部分抱团老年人选择城郊乡村民房或者自家住房经过适当的改造作为居住的场所。这些改造后的住所虽然能满足老年人的喜好,有能够降低居住生活的成本。但是自行改造的住所往往具有局限,其尺度和设施都不一定适合老年人使用,经过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问题。
(3)由于部分抱团养老是通过临时组织的团体,老人之间的了解不深入,在生活起居和花销上容易产生摩擦与矛盾,若是相互的理解不够会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甚至会出现某些法律上的问题。
以上就是有关抱团养老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对乡村空间的需求的全部内容,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行业知识,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
什么是抱团养老?抱团养老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什么是旅居养老?特征、好处及旅居养老客户画像分析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