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发布的文件表示,香港联交所在2021年10月31日已经结束SPAC上市制度咨询,2022年1月1日SPAC上市制度将在香港生效。拟于香港上市的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可于新制度生效后提交正式的上市申请。
1 SPAC是什么
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也叫“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指公司“造壳上市”,该公司成立的唯一目的是并购其他公司,因为SPAC只有现金无实际业务,所以也被称作“壳公司”、“皮包公司”,和“借壳上市”相比,SPCA造的“壳”不是已上市公司,是只有现金无实际业务的“特殊目的公司”,该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行集资,在24个月内,需要寻找到并购标的,并经过大多数股东批准完成并购,经过“De-SPAC”并购交易步骤,目标公司与SPAC整合为一体,SPAC终止上市,目标公司代替SPAC取得上市地位,经过股票更名,一家运营实体业务的新上市公司就此诞生。与
IPO 相比,SPAC 公司上市的流程更简单、估值定价更多取决于发起人和赞助人。

2 SPAC操作流程
(1)发起人:也称“创始人”或“赞助商”,SPAC的发起对象主要包括资产管理人、实业公司、职业经理人、企业家、社会名流等,发起人必须不少于5人,发起资金不少于500万美元。发起人需要组建团队完成SPAC上市的全流程工作,需要承担上市费用,作为回报,发起人往往能以5%左右的出资额获得SPAC中20%的股权。
(2)SPAC上市:SPAC在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一般是6个月)要完成上市,然后通过向公众投资者发行“权益单元”来募集并购资金,一般而言,一个“权益单元”的发行价都是10美元,其中包含一股股票及若干份认股权证。SPAC需要将IPO募集资金存放至托管账户,募集的资金通常用作固定收益证券投资,如美国国债。
(3)投资者拥有股票赎回权:SPAC在和目标公司达成并购意向后,举办股东大会,多数股东投票赞成的并购才能通过,即使并购通过,个别股东也拥有退出的权利,退出股东将从托管账户中获得自己的投资资金和同期利息,同时保留认股权证。该设计让SPAC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种保本的买卖,若想要继续参与,可能收获巨大收益,即使不看好并购标的,也可以全身而退,保留的认股权证还可看做是对早期参与SPAC
IPO的一种额外奖赏。
(4)并购失败SPAC清算:若SPAC壳公司在2年时间内都没有被成功收购,会面临清算解体,托管账户中的资金及其利息将全部退还给投资者,发起人将承担SPAC
IPO的费用损失。

3 港交所SPAC上市草案
港交所SPAC草案从进行SPAC并购交易前和SPAC并购交易两个方面进行了规定,SPAC并购交易前包括投资者资格、交易安排、摊薄上限和SPAC发起人等方面的规定;SPAC并购交易包括所有上市规定全部适用、独立第三方投资、股东就SPAC并购交易投票表决、前瞻性资料、继承公司股份的公开市场等方面


推荐阅读:《CBInsights:什么是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 (英文版)(26页).pdf》
《【精选】2021年SPAC概况与投资银行资源优势分析报告(17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