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给您带来最全最新各类数据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 全局性与连通性成为当代港口的重要特征。港口的差异化服务、港口间的互动以及与供应链的无缝连接成为评判港口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原文来自皮匠网,关注“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分享最新行业报告)
• 中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贸易大国,港口吞吐量不断攀升。但中国港口自动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传统码头自动化改造如火如荼。
• 本轮人工智能浪潮以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为主要特点,“AI +要素”驱动应用层行业发展。目前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环境较好,政策利好、资本支持,企业数量、规模全球领先,主要发力在技术层和应用层。
• 目前人工智能在港口的落地处于初级应用阶段,主要集中在港口生产作业一线。本报告从港口内部生产作业角度,将人工智能应用分为集装箱横向流转过程(“一横”) 、纵向运营管理(“一纵”)两个层面;从整个大物流体系出发,智慧港口作为智慧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人工智能在物流服务链(“一链”)、区域/全球港口协同网(“一网”)两个角度的应用。
• 在“一横”即整个横向流转过程中,利用人工智能主要实现单点技术方案,比如:集装箱全流程识别(智能识别)、集装箱水平运输环节(自动驾驶)、场桥/岸桥垂直运输环节(智能装卸);技术难点主要在于精度。
• 人工智能在“一纵”港口运营管理中,主要的作用在于,人工智能可以更好的与大数据进行合作。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深度挖掘数据,能帮助系统更加理性的做出决策,从而改变传统TOS系统的原有运营模式,减少人员在运营管理上的干预,例如智能调度。
• 在打通“一链”物流服务链的过程中,由于港口中不同子平台,利益会受到挑战。推动“一链” 发展的技术还未足以成熟,且人们在观念上对智慧港口的建设还存在疑问,导致了在一链中各个参与方的信息不通畅,服务效率较低。
• 基于未来智慧港口网络的高度构思自身港口的发展,还仅仅是少量头部港口在考虑中的一个理念。
• 整体上,人工智能在全局化智慧港口中的实现,尤其在“一纵、一链、一网”中,需要依赖于大量数据的共享。目前港口沉淀的数据分割在各个部门和平台内。智慧港口的建设,会改变这些部门、平台的存在形式,造成的相关方利益冲突,甚至导致失业,是发展中的最大阻力之一。
• 智慧港口“一横一纵一链一网”全局化体系的实现,最大的受益者将会是消费者和社会,需要政府、头部港口的积极支持和带动。在各港口进行的智能化改造项目,较多是基层码头推动、科技公司牵头,缺乏集团全局性的顶层设计。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投入,需要港口运营者有战略高度的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