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石墨负极材料
石墨负极材料是电池材料的一种,由石墨制造,石墨负极材料的理论容量为372m Ah/g,但实际比容量为330~370m
Ah/g;石墨负极材料由于具有成本低、能量密度高等优势一直占据着整个锂离子负极材料市场的主导地位。

2.石墨负极材料的种类及制备方法
(1)天然石墨材料:
天然石墨可分为鳞片石墨和土状石墨,负极材料通常采用鳞片石墨,其储量大、成本低、电势低且曲线平稳、在合适的电解质中首周库仑效率为90%~93
%、可逆容量可达340~370 mAh·g-1,是最主流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
然而,天然石墨规则的层状结构导致了其较高的各向异性,会出现锂离子嵌入迟缓和石墨微粒与集流体接触不充分的现象,这也是天然石墨倍率性能低的主要原因,常采用机械研磨法处理,以增加天然石墨的各向同性。与低温性能良好的碳酸丙烯酯(PC)基电解质不相容也是天然石墨的主要缺点,通常采用电解质中增加添加剂与石墨表面包覆进行改性。
目前天然石墨改性的方法主要有球形化处理、表面处理和掺杂处理。
石墨球形化处理使其粒度可控、粒度分布集中、颗粒圆整、表面光滑、振实密度增大和比表面积减小,从而减少石墨与电解液反应;表面处理(又分为表面氧化、表面氟化和表面孔隙结构)是通过化学反应方式改变改善石墨倍率性能及循环稳定性等;掺杂处理因掺杂元素不同表现出的优化效果存在差异,如添加同样具有储锂能力的元素(Si、Sn)对石墨负极材料比容量有所提高。
综合比较得知,石墨球化改性相比其他改性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无杂质引入等优点,是目前市场上的最常见的处理方式,而且是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艺环节。
(2)人造石墨材料:
人造石墨的制备需要经过“破碎、造粒、石墨化、筛分”四个大工序和和许多小小工序,其中的造粒和石墨化两个环节都有很高的技术壁垒。
人造石墨的骨料分为煤系、石油系以及煤和石油混合系三大类,其中煤系针状焦、石油系针状焦以及石油焦应用最广。石油焦是石油渣油、石油沥青经焦化后得到的可燃固体产物,是人造石墨的主要原材料,按其热处理温度的不同分为生焦和煅烧焦;针状焦是一种具有明显纤维状结构的优质焦炭,在平行于颗粒长轴方向上具有导电导热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等优点且易于石墨化;沥青是煤焦油深加工的主要产品之一,在石墨生产过程中中作为粘结剂和浸渍剂使用。
就目前市场而言,高端负极采用针状焦作为原材料,中低端负极采用价格便宜的石油焦作为原料,沥青则作为粘结剂起到将不同粒子粘结到一起的作用。
以上就是有关于石墨负极材料的定义、种类及制备方法的全部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电池材料的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网站。
推荐阅读
什么是可再生电极?和石墨电极的区别是?
什么是动力锂电池?和普通电池差别一览
《2021年负极行业石墨化市场供需格局研究报告(20页).pdf》
《2022年石墨材料产业链现状及星球石墨主营业务分析报告(27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