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版权保护
版权保护,又称著作权保护,最终目的是实现“如何控制使用”,并非是“如何防止使用”,版权法的实质是一种控制作品使用的机制。版权是指作者及其他权利人的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总称,版权保护是保护作者及其他权利人的版权。
2 版权保护的痛点
(1)版权确权难:作品版权登记周期长、作品版权登记成本较高、著作权人登记积极性不高
(2)侵权监控难:人工监测无法应对海量数据、技术识别能力不足、Al识别技术准确度不足、监测范團小和监测内容单一
(3)维权取证难:网络环境取证难。网络侵权行为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空间时间限制性维权渠道匮乏,维权程序复杂,维权成本高
(3)版税结算难:利益分配体系不完善、收益计算方法不透明、数据不透明、易篡改和难以监控,原创作者和内容提供商无法掌握

3 中国版权相关保护政策
(1)2020.06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学出版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加强网络文学市场管理,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对内容导向出现严重偏差的,综合运用行政监管、经济惩罚、刑事处罚等多种措施进行处置。坚决清理低俗庸俗媚俗内容,坚决遏制跟风模仿等不良倾向,坚决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加强对网络文学导流行为的监督管理,出现传播错误内容、误导用户阅读行为的,相关网络平台应及时采取限制功能、暂停更新、关闭账号等措施。网络文学出版单位应在平台显著位置设置读者投诉入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探索建立完善信用档案制度,将违法违规企业或从业人员纳入失信档案,根据情节轻重采取限入、禁入等措施。
(2)2020.05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发布《2020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严格版权保护。
开展版权专项整治,完善跨地区、跨部门执法协作,集中查处一批侵权盗版大案要案。组织开展“秋风2020”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线上线下销售非法盗版出版物行为。加强印刷复制发行行业监管,建立印刷复制暨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风险防控体系,开展网络出版物发行治理。深入开展版权保护预警工作,加强对春晚节目、院线电影的专项保护。举办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规范版权秩序。(中央宣传部牵头,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信办、高法院、高检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大文化市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深入开展网络表演、网络音乐、网络动漫市场规范整治行动,严查侵犯知识产权案件。
(3)2019.1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坚持严格保护、统筹协调、重点突破、同等保护,不断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手段强化保护,促进保护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力争到2022年,侵权易发多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权利人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的局面明显改观。到2025年,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并保持较高水平,保护能力有效提升,保护体系更加完善,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得到更加有效发挥。
(4)2016.0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治力度
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治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法定赔偿上限,探索建立对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对情节严重的恶意侵权行为实施惩罚性赔偿,并由侵权人承担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成本。建立收集假冒产品来源地信息工作机制,将故意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情况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进一步推进侵犯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积极发挥知识产权法院作用,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审判“三审合一”,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5)1990.0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法旨在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推荐阅读:《艾瑞: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研究报告(67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