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押贷款是指借款人(贷款人)作为债务担保抵押需提供特定财产给持有该财产权的出资人作为质押担保,再按双方约定的还款法为提供贷款资金的一种借贷交易。质押贷款在流动性不佳、不能提供有效担保或者不想把财产作为担保时,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提供资金融通的渠道。从质押贷款的定义可以看出注意事项:具体物品的质押和价值。

一、特性
1、流动性好。由于质押贷款更趋向于把财产当做抵押物,而不是现金,所以,贷款的流动性比其他贷款模式更好,因此,一般情况下,对贷款人资质要求较低,实行宽松的发放规定。
2、有效控制贷款风险。质押贷款可以降低信贷风险,因为,质押物作为担保,可以及时抵偿贷款的本金和息息相关的利息。
3、贷款比例高。由于贷款用于抵押担保,贷款金额可能比信用贷款金额多,一般比例60%~80%,实际额度可以由出资人根据质押品价值额度决定。
二、作用
1、降低企业风险。质押贷款的一大优点就是可以降低企业的贷款风险,保护贷款人的利益。为了避免贷款人可能出现的违约行为,质押贷款既使出资人有一定的抵押担保空间,也使贷款人担心偿还贷款,因此减少了整体贷款风险。
2、提高金融中介效率。质押贷款可以为一些缺乏流动性的载体或者价值较可观的物品提供可行的金融工具,以提高金融中介效率。例如,在某些企业融资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质押贷款的方式把财产,如机械设备、货币资金以及质押权转移给企业,成为可行的金融中介工具。
3、带动产业发展。质押贷款可以满足一些企业短期的流动性需求,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三、特殊情况
在金融市场走势不明显,融资成本较高,贷款风险较大的情况下,质押贷款可以为企业融资提供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质押贷款工作流程通常不复杂,而且相对来说,质押贷款的促成过程更加快捷,所以,在一些需要急功近利的情况下,可以起到快速弥补企业融资能力不足的作用。
四、风险
1、质押品价值变化。质押贷款担保的主体是抵押物,随着抵押物价值的变化,质押贷款申请者也要随之变化。如果抵押物价值变化比较剧烈,有可能影响到贷款人的信贷记录。
2、分散化投资风险。质押贷款受实物抵押物价值影响,特定环境变化可能会影响质押品价值,从而影响贷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