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兑收益是指通过某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按照当时一般价格以接受代价比实际支付价格多出的部分,这种部分就是汇兑收益。一般来说,汇兑收益计入外币报表损益类科目,具体科目可以有多种形式,下面我们要详细分析一下哪些科目可以计入汇兑收益。

首先,汇兑收益计入外币报表损益科目中的一种形式是列入损益账上后台科目,根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可以将汇兑收益列入归属于发生汇兑差额时记账的供应商账户中,以便根据不同的汇兑差额计入各公司的成本中,以便准确计算费用合计。
其次,汇兑收益还可以计入外币报表损益科目中的另一种形式,即将汇兑收益列入当前账户上的损益科目中,例如,将汇兑收益列入利润总计账面的其他收入中,或者将汇兑收益列入综合收入账户中,与其他收入一起计入损益额中。
再次,汇兑收益也可以计入外币报表损益科目中的另一种形式,即将汇兑收益列入负值账面科目中。例如,企业可以将汇兑收益列入外币负值账户中,当合同项下的收付款差额造成的负值超出公司所拥有的外币负值,此时可以利用汇兑收益抵销外币负值的部分费用,将汇兑收益列入负值账户中以进行抵销。
最后,汇兑收益还可以计入金融账户,例如股权投资收益、资本收益或贴现收益。汇兑收益可直接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如果当期汇兑收益较大,可以企业将收益投入长期投资,或者将收益转为负值账户中的货币来弥补外币负值,或将收益作为贷款偿还,或是将收益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提高企业的效益。
本文分析了汇兑收益应该计入外币报表损益科目的形式,说明了可以将汇兑收益计入损益账户的后台科目,也可以将汇兑收益计入综合收入账户中,还可以将汇兑收益计入负值账户中用于弥补外币负值或进行抵销,最后可以将汇兑收益计入金融账户中,作为企业长期投资、贷款偿还或者企业经营活动等用途。
一、汇兑收益的确定
汇兑收益,就是一家公司把流动资产(如现金、存款、应付账款)以外币购买流动负债如应付利息、应付职工薪金,或者流动资产因汇兑而发生的利润,也就是外币资产因汇兑与其他原因所产生的汇兑收益。
汇兑收益的确定,首先要了解市场上不同币种的汇率浮动情况。如果把现金或其他流动资产按外币兑换成另一种币制,而流动负债的结算价格仍按原币制计算,一方面财务人员可以从中获利,另一方面,汇兑收益就形成了。
汇兑收入 = 兑换到其他币种的费用- 兑换时原费用
具体来说, 以一家拥有外币现金收入为例,当该公司把外币现金按汇率兑换成本币兑换时,因汇率的不同,流动负债的计算价格所需费用随之变化,由此产生的利润,就是汇兑收益。
例如,某公司由于美元现金往来收入和外债的历史原因,其外汇现金资产持有量较大,而融资成本却是本币兑付,这种差额的优势可以带来汇兑收益。一旦汇现金时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波动,汇兑收益就会自动浮动。
二、汇兑收益录入科目
汇兑收益的录入科目一般归入财务报表中的“其他收益”条目,录入的有:投资收益、债务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少贷款融资收益等。
(1) 投资收益,指公司以本币等值购买外币时,因当时汇率反方向变动而获得的投资收益。
(2)债务投资收益,指短期和长期债务兑现和其利息兑现时,由于汇率的波动所形成的投资收益。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益,指公司因购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获得的各种收益,其中也含有投机投资收益,如外币买卖指数、本币金价等。
(4)减少贷款融资收益,指公司以本币形式贷款或者融资时,由于外币汇率变动而获得的收益。
三、确定汇兑收益的影响因素
1、汇率的变动
汇率的变动是影响汇兑收益的主要因素。如果把外币购买本币价格,那么汇率越低,汇兑收益越高,因此市场上汇率变化是影响汇兑收益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2、期限差
期限差对汇兑收益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某一期间有较多外币本币的出入,那么,期限短的金融流动负债及期货出入可以赚取利益,使得企业汇兑收益有所收获。同时,若随着期限的变化,汇率的变动幅度加大,其所获得的汇兑收益也会发生变化。
3、市场操纵
汇兑收益由市场波动分别形成的,若市场有操纵行为,则企业汇兑收益将受到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