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饲料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其有效供给率不断提高,整体货币供给渗透率要广泛改进,消费市场和出口市场迅速扩大,产品类别也朝着多样性和精细化的发展方向发展,生产能力空前增强。
自2011年以来,全国饲料生产总量持续增加,到2018年底,累计达到213.18亿吨,比2010年增加63.13亿吨,增速达到42.3%。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末,我国饲料企业约有2.6万家,总资产累计达10.43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7.06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09万亿元。
由于高营养饲料的引入,加上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越来越严格,营养型饲料的市场占有率增加,生猪、肉牛、家禽和水产养殖这几类动物的营养饲料总量占总饲料产量的比例达到80%以上,远超特种动物营养饲料,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备受喜爱。此外,随着国内经济及农业科技的发展,粮食中多做贴格饲料的进步,批量饲料包装厂应运而生,相互竞争,深圳市的饲料企业增加至现阶段的99%。
二、发展评价
目前,我国饲料行业技术水平、投入效率等指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整体竞争优势显著,在过去的几年中,多次被联合国《食品和农业组织(FAO)》提名为世界粮食小产国,并被公认为“大肉鸡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升级,饲料厂商将择技术投入升级,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探索风险投资和分布式饲料生产技术,以实现科技和产业升级。同时,饲料企业也将提升适应和参与国际化的竞争能力,以充分利用全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饲料行业正在步入正轨,生产技术、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辐射全球的力量也有明显的增强。未来,随着新一轮创新技术的出现,以及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普及,我国饲料行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为农业生产提供强大服务支撑。
我国饲料行业发展现状
当今,我国饲料行业正迅速发展,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和企业也在积极投入资金、技术和 管理模式,促进饲料产业的发展。尽管我国饲料行业有一定的进步,但发展现状仍然有很大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和改进,才能把饲料行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一是产业结构失衡。目前,农牧业占据了我国饲料行业的绝大部分,饲料谷物以及大豆饲料是主要来源。然而,尽管我国有比较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势,但粗饲料及添加剂的产量还较欠缺。尤其是在饲料行业的大偏见外,技术含量较低的饲料制造业及添加剂产业正处于技术水平落后无力后然的状态。
二是多功能饲料的研发不足。当前,营养成份丰富的多功能饲料缺乏较完善的研发体系,行业技术创新水平偏低,导致我国大部分饲料品质不高,没有营养跃变,功能不明显,使得家畜体质不能得到充分提高。
三是饲料行业政策空白明显。目前我国饲料行业的产品标准未完善,政策扶持空间大,政策的推进力度还不够,未能促进产业的发展,大大削弱了行业的对外竞争能力。
四是生产质量不高。就生产质量而言,我国饲料行业存在一定的质量漏洞和不足,一方面是企业技术落后而导致,另一方面是监管部门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加之生产二次污染。使得饲料质量不断下降。
五是产业发展投资能力不足。我国饲料行业的技术含量较低,投资力度也不如同行业水平提高,创新能力和发展动力不济,不能有效的支持行业的发展。
面对我国饲料行业的目前形势,提出以下几项回应建议。
一个是调整产业结构。需要加强添加剂和其它高新技术饲料的研发,以适应家畜营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同时可以鼓励企业通过配方和技术改善就可以满足家畜营养的新品的生产。
第二是加强专业技术的提高。应提升加工技术、管理水平、质量管理水平,加大产品质量投入,进一步强化饲料的质量安全控制。
第三是加强科技支持和投资力度。可以通过组织多层次的实验调查,对新成果和新技术进行研究,积极接受政府、企业和社会服务机构的投资,以促进企业及行业的技术创新。
总之,要想改善我国饲料行业的发展现状,除了上述更正状态建议以外,还需要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完善行业政策,以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只有在这样的多方面努力和投入下,我国饲料行业才能真正达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