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行业产量产能及行业集中度分析

摘要:混凝土是水泥制品的一种,是建筑工程中的可靠基础材料,也是以水泥为基础的多种加工材料的集合体。随着基础设施项目的规模扩大、房地产开发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混凝土行业的发展迅速改变着中国城市建设的方式。本文将从产量和产能、行业集中度等角度对中国混凝土行业进行分析,以掌握中国混凝土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产量和产能分析
1.1 中国混凝土产量
据《中国水泥与混凝土行业发展报告》(2018-2019),2018年,中国混凝土总产量达到8601.71万吨,较2017年的7152万吨增长20.87%。出口量为170.2万吨,2007年时仅为9.7万吨,大幅增长。
1.2 中国混凝土产能
2018年,中国混凝土总产能达到9050万吨,较2017年增长3.59%。产能的增长虽然没有明显增长,但尚未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二、行业集中度分析
2.1 水泥行业整体集中度
2018年,TOP 10企业(含合资企业)的产量占全部大型企业(容量超过500吨/日的企业)总量的比例为63.68%。可以看出,水泥行业的整体集中度较高。
2.2 混凝土行业整体集中度
2018年,全国混凝土企业总数(包括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超过1万家,但TOP 10企业(含合资企业)的产量占总量的比例仅为38.09%,小型企业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混凝土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
综上所述,中国混凝土行业产量和产能仍维持稳定增长的趋势,但其行业集中度较低,尤其是小型企业发展空间较大,各企业有望在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从而进一步发挥其发展作用。
中国混凝土产量产能及行业集中度分析
近年来,我国混凝土工业发展超常规速度,其产量数量迅速增长,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它是高层建筑、铁路和桥梁、水利工程和市政事业的主要建材,是我国近些年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伴随物料。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也将继续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混凝土工业进一步加强管理实力,以实现产量的合理分配,提高产量产能,降低行业集中度。
首先,发展规模化,提高产量产能。在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混凝土产量产能肯定会大幅提高,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一方面要重视以花岗岩粉碎机为代表的混凝土行业原节能技术的研究发展,加强配方研究,选用节能原料,提高混凝土各项性能,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加强自动化操作,以期提高混凝土产量产能。
其次,进行专业划分,实行合理分配。中国混凝土行业虽然在产量上迅猛发展,但由于不同市场的需求和物料分配,一些地区则缺乏混凝土来满足建设需要。因此,应重视进行混凝土行业的行业划分,实行合理的分配,重点发展支撑城市建设的混凝土行业,保证各地处于平衡状态,充分利用混凝土产量。
此外,政府也应加大产业监管,降低行业集中度。当前,一些混凝土行业拥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政府需密切关注和加大监管,限制企业索取高额财产收益,实施垄断统治,以保证行业之间竞争公平公正,减少市场去集中化的倾向。
最后,混凝土行业还应加大对新技术及先进产品的研发投入。行业内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新技术及先进的设备产品研发已经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以确保混凝土产量的质量。在未来,混凝土行业必须互相合作,抓紧研发新技术,提高混凝土产量的质量,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长足发展。
总之,发展规模化,提高混凝土产量产能,实行合理分配,降低行业集中度,加大对新技术及先进产品的研发投入,是提升我国混凝土业发展稳定性的必要措施。只有以上方式,才能确保混凝土厂商及消费者都能受益,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出自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