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给您带来最全最新各类数据研究报告
科创板+注册制=中国版纳斯达克?
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提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科创板以战略新兴板为原型,配套试点注册制,服务成长到一定规模的创新型企业。科创板+注册制,有望打造中国版纳斯达克。(原文来自皮匠网,关注“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分享最新行业报告)
科创板的前世今生
厚积薄发提出科创板,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
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提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科创板定位于服务成长到一定规模的科技创新企业,是交易所注册制的试点实践,也是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新尝试。目前,中国已形成包含主板、中小板以及创业板构成的场内市场和由新三板及区域股权市场组成的场外交易市场。
科创板的提出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建立在众多宝贵经验基础之上的,是深思熟虑后的一项重要举措。证监会称,科创板旨在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是资本市场的增量改革,将在盈利状况、股权结构等方面做出更为妥善的差异化安排,增强对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鼓励中小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等方式参与科创板投资,分享创新企业发展成果。
提到科创板,我们一般会联想到战略新兴板以及CDR。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意见》,提出在上交所建立战略新兴板,定位于服务规模稍大、相对成熟的战略新兴产业企业,虽然最终并没有推行,但可以看做是科创板的前身,为科创板的提出埋下了伏笔。2018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即CDR)试点的若干意见》,试点企业属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也是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为科创板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当前,科创板相关规则尚未出台,各大券商、研究机构、企业等认为,科创板可能参考战略新兴板的制度设计,并与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形成差异。科创板的定位就是独立于沪市主板,其制度是自成一体的,将不存在中小板与创业板的短板问题;另一方面,新三板经历快速发展后,面临流动性低、内控不足等问题陷入困局,科创板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新三板的不足。
科创板或延续战略新兴板制度设计
通过参考美国和香港经验以及各大券商观点,亿欧智库认为,科创板有望放开同股不同权,IPO定价机制将以市场化询价为主,减少定价限制;交易机制可能施行T+0,预计集中交易或引入做市商,放开涨跌幅和增减持限制;退市机制有望与国际接轨,加大退市力度;投资者门槛较高,或是机构主战场,对个人投资者资金、资产、交易经验要求较高。
中央政府及主管部门密集发声,科创板积极推进
自2018年11月5日设立科创板提出之后,以证监会、上交所为代表的国家层面频频发声、布局,成立科创板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理事会会议和会员座谈会研究、征求意见,并通过论坛、会议等沟通科创板定位及相关工作进度。
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从初期有设立意向到真正成立均经历了至少两年左右的时间,相比之下,此次科创板的推行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在没有特殊情况影响下,科创板的推出已箭在弦上。据上交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施东辉在公开场合透露,目前科创板正在进行各种细节论证,在2019年上半年推出是大概率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