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行业信息化市场规模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交通行业的信息化应运而生,逐渐得到行业内外建设及应用。根据不同领域,中国交通行业信息化市场规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软件方面,现代信息系统的搭建必须依赖敏捷的软件,而中国目前的交通软件应用,也正在迅速发展,从2017年到2020年市场不断扩大,估计规模可达数千亿元以上。
同时,软件行业环境下信息化应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用于交通信息化领域,旨在提高交通系统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路外客户体验,促进市场发展,行业信息化市场可获得较大增长。
其次,硬件方面,交通行业的信息化落实,要依赖各种信息管理节点,从低端的智能门禁系统到中高端的自动车辆检测设备,市场增量比较快,以及相应衍生市场,未来五年内,人民币市场总量可达几百亿。
再者,系统集成方面,因为综合性的信息化需求,系统集成才能发挥信息化的最大价值,将软硬件系统有机结合,可以高效的实现更多的功能和应用,以有效的降低运作成本,提高协作效率。 中国交通系统集成市场也正在迅速发展,估计2020年市场规模可达数百亿元以上。
最后,服务方面,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为信息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安全保障、售后服务等服务,也在巨大增长,未来五年服务规模可达万亿元以上。
总的来说,中国交通行业信息化市场规模十分庞大,各个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随着信息技术的开发,行业信息化的普及度和投入也会更加增加,使得市场规模更加壮大。预计到2020年,中国交通行业信息化市场总规模将达到数十万亿元。
中国交通行业信息化市场规模分析
一、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交通行业信息化的市场规模也不断发展壮大。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交通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2045亿元,比2019年增长了7.3%,预计2020-2025未来5年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鉴于中国大量的投入和政策鼓励,预计交通信息化领域将继续呈现多米诺骨牌式增长,造就了中国交通行业信息化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
二、市场主要参与者
中国交通行业信息化市场的参与者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供应商、服务商、监管部门以及政府机构等。
(1)供应商
供应商是市场参与者中的主要受益者:一是原始设备制造商,例如建筑物设备制造商、计算机硬件制造商、网络设备制造商、智能手机制造商以及汽车制造商;二是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类供应商,例如应用开发商、账户模块供应商、车辆定位服务供应商、订单处理服务供应商、数据处理服务商、维修服务提供商等;三是信息资产类供应商,包括物联网、智能物流、智慧环境控制、安全物联网、智慧能源管理以及其他信息资产产品。
(2)服务提供者
服务提供者包括技术咨询服务、安装调试服务、售后服务、系统维护服务等,其角色是为原始设备制造商提供各种服务,以及为软件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安装调试服务和系统监控服务等,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系统的设置和调试,以及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监管部门
交通行业信息化市场的数据收集和交通管理有关的关键任务,实现利用连接上网的元素和技术,把不同部门的资源和数据连接起来,以改进交通安全和效率等,都是由政府、行业监管机构和公共部门来实现的。
(4)政府单位
交通行业信息化一直以来均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交通部以及工信部等多个政府单位。
三、影响市场增长的因素
(1)发达的技术
由于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信息化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大,交通行业信息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应用、大数据分析、机车牵引技术等在实践中的成功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交通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从而拉动了市场的持续增长。
(2)政府政策
中国政府多次推出政策出台应对“三高”--高碳、高能耗、高负荷,加快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