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KPMG)发布的《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2021年回顾与2022年展望报告》梳理了全球IPO市场概况,并围绕2021年市场回顾、行业分布及2022年展望对A股IPO市场及香港香港IPO市场进行了分析。
一、全球IPO市场概况
在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受美国和欧洲市场推动,全球IPO市场在2021年在募集资金和上市宗数均大幅上涨,全球IPO筹资规模和IPO数量较去年分别同比增长55%和49%。
二、A股IPO市场
1.A股IPO市场:2021年概要
▪ A股市场持续增长
尽管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中国经济仍在继续增长。受创业板(ChiNext)交易增加和一家国有电信公司大规模上市的推动,IPO市场依然强劲。a股市场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495笔交易融资5650亿元。
▪ 大型国有电信运营商上市
年内,一家国有电信运营商完成了在A股市场的上市。本次交易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542亿元,占A股市场募集资金总额的10%。
▪ 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上市
北交所于11月15日成立。截至2021年初至今,新三板转出71家,首次公开募股11家。北交所采用注册制,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北交所的成立将促进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的发展,促进A股市场资本与科技的融合。
2.行业分布:A股前三大行业
按募资金额占比计算,2021年A股前3大行业分别为:工业(28%)、信息技术、媒体及电信业(26%)和医疗保健及生命科学(15%)。
3.2022年展望:A股市场
A股市场的IPO申请仍然强劲,约有770个申请者。这主要是由科创板和创业板众多的申请者所推动,显示出投资者对这两个板块良好的信心和市场认知度。按行业来看,信息技术、媒体及电信业和先进工业股占待发股的67%,预计仍将是A股IPO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三、香港IPO市场
1.香港IPO市场:2021年亮点
▪ 香港IPO市场依然强劲
在创新公司(包括归国上市和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的推动下,香港市场的融资规模与过去10年的表现相比保持较高水平。申请上市的公司数量已超过170家,表明寻求IPO的发行者仍有兴趣在主板上市。
▪ 返乡上市的持续趋势
除了5家完成二次上市的中国科技公司,还有2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已经在香港完成了两次首次上市,这为其他海外上市公司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上市路线。
▪ 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数量进一步增加
与去年相比,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数量从17家增加到30家,这表明该行业的市场兴趣持续增长,生态系统不断壮大。生物科技上市总融资额达705亿港元,占2021年融资额的20%。预计该行业仍将是市场的长期驱动力。
2.行业分布:香港IPO市场前三大行业
按募资金额占比计算,2021年香港IPO市场前3大行业分别为:信息技术、媒体及电信业(38%)、医疗保健及生命科学(23%)、工业(12%)。
▪ 就募集资金而言,中国内地科技公司仍然是最大的贡献者,在2021年筹资规模最大的10宗IPO中占据了4宗。
▪ 医疗保健及生命科学企业也是一大亮点。共有36家医疗保健及生命科学公司上市,总融资额达831亿港元。
3.2022年展望:香港IPO市场
▪
2022年的市场情绪将继续受到全球疫情发展和其他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香港的IPO市场依然强劲,有超过180家公司寻求上市,毕马威预计香港明年仍将是全球最热门的上市地之一。
▪ 香港引入SPAC制度将提供更全面的融资选择,吸引来自中国和东南亚的高增长、创新和新经济公司在香港上市。
▪ 香港联交所简化了海外发行人的上市架构,为跨国公司提供了一个上市地点的选择,同时也便利了那些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回香港视上市。





















参考报告 《毕马威(KPMG):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2021年回顾与2022年展望报告(英文版)(22页)》
更多英文报告,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
本文由@Yoomi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