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知识 > molnupiravir是什么药?新冠药物Molnupiravir基本情况介绍

molnupiravir是什么药?新冠药物Molnupiravir基本情况介绍

2021年10月1日,默沙东公布口服小分子新冠药物Molnupiravir治疗新冠轻中症患者的3期临床(MOVe OUT研究)数据。

Molnupiravir(EIDD-2801/MK-4482)由默沙东及Ridgeback联合研发,是一种可口服的核糖核苷类似物,可抑制包括 SARS-CoV-2(新冠病毒的致病因子)在内的多种RNA病毒的复制。

Molnupiravir被证明针对多个新冠病毒分型,SARS和MERS的预防、治疗及阻止病毒传播都具有积极效果。

临床疗效:治疗效果良好,但非“特效药”

据3期临床期中分析研究结果,在有暴露风险的、轻度至中度新冠肺炎非住院成年患者当中,Molnupiravir(MK-4482,EIDD-2801)显著降低了患者住院或死亡的风险。Molnupiravir将住院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约50%。在接受Molnupiravir治疗的患者当中,有7.3%的患者在随机入组后至第29天期间住院或死亡(28/385),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为14.1%(53/377);P值为0.0012。

在死亡患者数量方面,截止第29天,接受Molnupiravir治疗的患者没有死亡报告,而接受安慰剂的患者有8例死亡。

MOVe OUT研究有效性数据

MOVe OUT研究有效性数据

除此之外,在全部关键亚组当中,Molnupiravir均降低了住院和/或死亡的风险,且疗效不受症状出现时间或潜在风险因素的影响。

在针对变异毒株的影响当中,据有可用病毒测序数据的受试者(约40%的受试者),Molnupiravir在不同的病毒变体Gamma、Delta和Mu中显示出一致的疗效。

安全性:不良事件发生率总体与安慰剂相当

在3期MOV-OUT临床试验当中,所有不良事件在Molnupiravir组中的发生率为35%,在安慰剂组中的发生率为40%。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在Molnupiravir组中的发生率为12%,在安慰剂组中的发生率为11%。Molnupiravir组(1.3%)因为不良事件而中止研究治疗的受试者少于安慰剂组(3.4%)。

在此前的2期临床试验当中,Molnupiravir 800mg治疗组及安慰剂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和3期临床一致,在这当中,>5%的受试者报告的不良事件主要有头晕和失眠。

MOVe OUT研究安全性数据

MOVe OUT研究安全性数据

Molnupiravir 2期临床安全性数据

Molnupiravir 2期临床安全性数据

2021年6月,默沙东宣布和美国政府达成了Molnupiravir的采购协议。通过采购协议,一旦Molnupiravir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DA)的紧急使用授权(EUA)或上市批准,默沙东将获得约12亿美元,并向美国政府供应约170万个疗程的Molnupiravir。据此数据测算,Molnupiravir治疗一个疗程价格为705美元。

在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默沙东承诺假如,Molnupiravir获得授权或批准,将会及时在全球范围内供应Molnupiravir,并计划根据世界银行的国家收入标准实行分级定价方法,这一标准将反映各个国家为应对这场大流行病向公共卫生提供资金的相对能力。

据默沙东官方网站公布,在MOVE-OUT试验期间,默沙东一直在生产Molnupiravir,预计到2021年底将生产1000万个疗程,预计2022年将生产更多剂量。

Molnupiravir价格测算

Molnupiravir价格测算

在早期披露的Molnupiravir的合成路线当中,制备Molnupiravir的起始原料为尿苷,后经过羟基保护、酯化、三氮唑化、羟胺生成、羟基脱保护等5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Molnupiravir,总体来说反应条件温和,整个化合物合成过程简单。但由于整体产率仅有17%,相对而言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在上述路线基础上,部分研究人员以胞苷(价格较尿苷低)为起始原料,在降低起始原料费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反应路线,提升了整体反应收率。

以尿苷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以尿苷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以胞苷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以胞苷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文章数据来源:《生物医药行业创新药专题之新冠药物热点解读:默沙东口服小分子新冠药物3期数据及行业格局影响-211009(28页).pdf 》

本文由作者-YANYI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公司研究】九阳股份-是否由产品驱动走向品牌驱动?(一)-20201230(22页).pdf
【公司研究】九阳股份-是否由产品驱动走向品牌驱动?(一)-20201230(22页).pdf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DONGXING SECURITIES 公 司 研 究 东 兴 证 券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九阳股份(九阳股份(002242002242) :是否由产品驱动走是否由产品驱动走 向品牌驱动?向品牌驱动?(一一) 1 2020 年 12

【研报】医药生物行业全球新冠疫情、疫苗、药物跟踪系列17:国内两款新冠疫苗获批以色列全民免疫效果还需继续跟踪-210228(117页).pdf
【研报】医药生物行业全球新冠疫情、疫苗、药物跟踪系列17:国内两款新冠疫苗获批以色列全民免疫效果还需继续跟踪-210228(117页).pdf

截止2021/2/24日,以色列已完成781万剂疫苗接种,按剂数算接种率为86%,按人数算接种率目前为53.9%,已完成两针接种的人数比例为38.1%。我们通过观察7日平均新增病例数据发现疫情在1月底开始出现下降,尤其是进入2月后下降更为明显,或与疫苗相关;阿联酋为接种率第二高的国家,疫苗接种后新增病例有所

【研报】医药生物行业全球新冠疫情、疫苗、药物跟踪系列21:全球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国内新冠疫苗接种提速明显-210328(123页).pdf
【研报】医药生物行业全球新冠疫情、疫苗、药物跟踪系列21:全球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国内新冠疫苗接种提速明显-210328(123页).pdf

本土: 基于全国各地的积极防控,本土新增确诊患者一度降低并长期维持至零增长,国内新增主要来自境外输入, 2020年10月底开始陆续出现本土新增确诊病例,今年初以来增长较快;2月以来,疫情散发防控效果明显,本土新增逐步归零。国家卫健委数据,2021.3.27,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

【研报】全球新冠疫情、疫苗、药物跟踪系列20:智飞生物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 国内全民免疫势在必行(120页).pdf
【研报】全球新冠疫情、疫苗、药物跟踪系列20:智飞生物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 国内全民免疫势在必行(120页).pdf

截止2021年03月18号,全球已接种4.09亿剂疫苗,其中美国接种破1亿剂位列第一,其次为中国6498万剂、欧盟5467万剂、印度3934万剂、英国2761万剂。目前以色列、阿联酋以及智利接种率最高(按每100人算),分别达到111.27%、70.58%、 42.46%,欧盟达12.29%,全球合计约5.

【公司研究】前沿生物-艾可宁增长提供业绩支撑新冠治疗药物提供业绩弹性-210527(19页).pdf
【公司研究】前沿生物-艾可宁增长提供业绩支撑新冠治疗药物提供业绩弹性-210527(19页).pdf

1.2 艾可宁优势明显,新进医保,有望快速放量传统的鸡尾酒疗法需要终身每日服药且副作用明显,艾滋病治疗急需长效新药。目前尚无完全清除 HIV 病毒的方法,艾滋病标准治疗方案为采用具有 3 种或3 种以上不同作用机制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联合用药(即“鸡尾酒疗法”)。因此,艾滋病的治疗急需能够达到长效作用的新药

医药行业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看好新冠治疗药物前景及其CDMO投资机遇-210811(22页).pdf
医药行业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看好新冠治疗药物前景及其CDMO投资机遇-210811(22页).pdf

作用机制:BRII-196 和 BRII-198 针对非竞争性的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区 RBD 中不同抗原表位,组成联合疗法,特别应用了基因工程技术以降低抗体介导依赖性增强作用的风险,以及延长血浆半衰期以获得更持久的治疗效果。它们的非重叠表位结合区提供了针对 SARS-CoV-2 的高度中和活性。目

2021年新冠疫情现状及治疗性药物研发概况分析报告(21页).pdf
2021年新冠疫情现状及治疗性药物研发概况分析报告(21页).pdf

治疗性药物研发概况:口服新冠药物 口服新冠药物概况不同于中和抗体对病毒表面蛋白进行阻断,在研口服新冠药物侧重于抑制病毒转染过程(胞内为主)。因此,从用药机制分析,相对于中和抗体,口服新冠药物或对病毒变异敏感性较低。此外,口服新冠药物相对于输注给药,在用药便利性、用药成本上都有显著优势。开拓药业:雄激素受体(

生物医药行业创新药专题之新冠药物:疫情长期化可能性下药物治疗是最后一道防线-210824(24页).pdf
生物医药行业创新药专题之新冠药物:疫情长期化可能性下药物治疗是最后一道防线-210824(24页).pdf

中和抗体:主要针对轻中症患者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是一种用于防止细胞被某种抗原或感染原侵害而具有保护力的抗体。在新冠肺炎感染发病进程中,SARS-CoV-2 可利用表面刺突蛋白(Spike 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宿主细胞上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 受体(A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