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直接税
直接税是指税负不能转嫁、只能由纳税人承担的税。只要税收不再转移到商品或劳务的最终消费者身上,征税对象本身承担的税负,就可归为直接税。直接税是以个人收入、企业利润、财产价值等税基为纳税依据的税。一般将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土地税和人头税等视为直接税。在一般情况下,直接税都是累进税。
所得税是我国直接税的主要来源,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相对应的税负主体主要是个人和企业,企业所得税收入和个人所得税收入近十年来都呈上升趋势,但企业所得税收入明显偏高,而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占比在全部直接税收入中却很低,企业和个人所承担的税负差距越来越大。

2.什么是间接税
间接税是“直接税”的对称。税负可以转嫁、纳税人并不最后承担税负的税。从形式上看,间接税是由纳税人缴纳的,但纳税人可将税负转嫁给商品或劳务的购买者,即通过将税收额加在产品的价格上,由购买者承担税负。间接税实质上是不直接向承担税负的人征收的税。间接税一般包括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
3.间接税和直接税的区别
(1)内容不同。
(2)特点不同:与流通中的商品或劳务税相比,直接税以属于私人(私人占有或所有)的收入和财产为课征对象。
间接税的特点是税收可以转移给第三方,在政府公共财政收入中相对不稳定。当政府向制造商或供应商征税时,他们可以提高商品的价格,并将部分或全部税收负担转移给消费者。
(3)管理角度不同:认为最终纳税人直接征收的税是直接税,而第三方(如批发商)征收的税是间接税。根据这一解释,所得税是对收入取得者征收的税,不是第三方,称为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不是对消费者征收的,而是通过第三方,这些是间接税。
(4)法律性质的不同:由于直接税和间接税对于税负的转嫁有不同的制度预设,所以在税费风险分配的判断上对民事规范的解释、法律行为的有效性以及法律行为的解释,都有不同方向的影响。

以上就是有关于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定义及区别的全面梳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直接税的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
保税进口什么意思?特点和业务流程一览
税筹主要是做什么?税收筹划的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双清包税?优缺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