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报废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固定资产报废的过程中,会计账务处理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正确处理账务有助于保证账务准确。

一、原因确定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固定资产报废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具体而言,其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1)原来存在的累计折旧已抵消了原固定资产的购置价值,原资产己经发生税前报废的情况;
2)由于各种原因,主要由于原资产已经失去了实际的使用价值,不符合企业的立刻使用的要求;
3)跟换新资产和更新旧资产的原因;
4)在处理保险理赔案件中需要报废固定资产等。
根据实际情况,企业把打算报废的固定资产逐一列出,然后有序归类,核实报废原因,确认报废真实性。
二、报废处理方式
1)直接报废
根据确定的固定资产报废原因,企业可以在确认资产报废的真实性后,直接报废,将相关财务权利义务全部清理,并将报废的固定资产清理出固定资产管理核算的范围,以便于对其进行日后的报废清查。
2)间接报废
除了直接报废,企业还可以将报废固定资产卖出或者转让,将与该资产有关的所有财务权利义务清除,实行间接报废处理。
企业在实施间接报废的前提下,要将被报废固定资产列入营业外收入中,其计提权利义务的处理方式与直接报废时相同,即报废损失全部列入应扣除营业外收入中。最后,将所得款的金额追加到本年的营业外收入中。
三、会计处理
1)确认应计提报废损失
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已报废固定资产的购入价值减去累计折旧后,所得出的折旧盈余部分作为本期应计提报废损失,分别凭据以固定资产报废登记函,把报废损失计提到成本费用科目中去。
2)确认固定资产报废登记
企业把本期损失计提结束之后,就会有相关的固定资产报废登记函来登记其报废,并在随后的账务处理上把本期对应的资产本金和累计折旧加以注销掉。
3)相关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报废之后,除了要对固定资产做出归类和处理外,还要在账务处理上务必做好以下处理:
a.将购入时产生的贷方金额减销及相关减值准备额;
b.把本期和上期应缴的固定资产折旧分别凭据以报废登记函把其归类分期减;
c.将本期报废损失在成本费用科目中凭据以报废登记函进行销售金额的报废损失;
d.将已报废的资产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