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OD模式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即“公共交通引导发展”,又称为公交优先发展模式。指以发展大容量公共交通(如地铁、公交、巴士、轻轨和城市铁路等),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通过合理的规划,在半径
400m~800m的土地区域内(大约
5~10分钟的步行时间)进行高密度、多功能的开发,创造混合商业、办公、文化教育、居住用地的功能区域,其主要特点是公交优先、高强度开发、密集紧凑、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合理、适宜步行。TOD规划的三个基本原则是高强度、多样性、合理设计。

2、TOD模式功能结构
TOD 模式作为提升城市内部交通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主要的功能结构包括:公交站点(Transit Stops)、核心商业区 (Core
commercial Areas) 、 办公/就业区(Office/Employment Areas)、居住区(Residential
Areas)、次级区(Secondary Area)、公共开敞空间(Public open Space)等。
3、TOD模式的功能作用
(1)提高可达性和环境管理水平
TOD模式下优化公共交通站点附近的功能结构,提供各种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以提高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的频率,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2)满足行动出行需求
TOD模式下将最大化提高居民的出行效率,降低停车场区域用地面积,鼓励居民步行或自行车代步。
(3)满足郊区出行
TOD模式下居民在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相对距离缩短,不需要依托小汽车来完成两地之间的切换。
(4)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TOD模式下最大化提高区域内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不断完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置建设,推动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深化。
(5)强化区域公共安全
TOD模式下区域内居民能够互联互通,拥有安全的生活环境。
(6)满足居民公共服务需求
TOD模式下区域内将建设大量的交流空间,如公园、休息区和各种广场,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水平。
4、TOD模式的适用范围
(1)新开发区域
城市的新开发区域指的是城市周边目前尚未经过拓展的地区,但是已经属于城市发展规划的范围内,这些即将新开发的区域也将会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说,新开发区域是城市拓展过程中遭遇阻力最小的区域,同时新开发区域也较容易设计成为以公交导向和行人导向的开发模式。新开发区域在城市拓展中往往处于边缘状态,能够被开发成为一个或多个TOD站点。
(2)二次开发区域
二次开发区域是针对已经开发的区域来说的,在原有用地开发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开发,目的是转变部分土地的使用途径,将使用效率较低或闲置的土地资源进行充分重新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在二次开发的过程中,城市交通轨道必须与TOD模式进行结合,充分考虑交通轨道功能土地资源的使用现状,为居民创建良好的出行环境,提高公共交通的乘坐频率。
(3)待开发区域
待开发区域指的是位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边缘地带,目前处于尚未开发的状态,已经成为城市开发过程中的空白区域。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待开发区域与城市周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较为靠近,但由于尚未进行有效规划和开发,目前尚未与城市的交通道路系统进行整合,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待开发区域的重新开发可以成为较为完整的TOD区,而待开发区域的临近地区可以成为次级区。
推荐阅读:《中指研究院:2021年2月中国TOD发展动态月度报告(23页).pdf》
《【公司研究】地铁设计-技术领先护城河深厚城轨设计稀缺标的发展可期-210518(30页).pdf》
《商业地产行业系列深度之一:乘消费东风享运营红利-210701(83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