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给您带来最全最新各类数据研究报告
通过分析某机构具有商业化潜力的发明,追踪其专利活动, 可以详细描述其对创新的投入。授权专利是一种交换,发明者对发明享有所有权和专有权,作为回报,他们必须充分披露创作细节,以促进人类知识和社会的进步。 (原文来自皮匠网,关注“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分享最新行业报告)
今年的分析结果显示,那些聚焦高价值、高影响力创新,全面拥抱新兴技术的创新引领者们继续脱颖而出,熠熠生辉。
持续关注高影响力创新
过去三年,我们观察到那些进入全球百强创新名单的机构在创新的本质上发生了转变。这一趋势源于对高质量发明的日益关注,这些发明拥有更广阔的潜在市场,拥有促进未来发展的更大潜力。百强机构拥有很多这类发明,拥有包含多个授权专利的大量专利家族,这些专利后续获得了其他发明的高频引用。包括:
• 在医疗器械领域,强生美国爱惜康公司(Johnson & Johnson,Ethicon)的外科缝合器钉仓(公开号:EP2777531)已在 11 个国家/地区申请专利,拥有 6 件授权专利,并被后续 577 件其他发明引用;
• 在硬件和电子领域,高通公司的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器(公开号:US20140049422)已在所有主要市场申请了专利,并获得 5 件授权,被后续 149 件其他发明引用;
• 在汽车领域,丰田公司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驱动装置(公开号:WO2014091582)在 11 个国家/地区提出专利申请,并获得 8 件授权,被后续 50 件其他发明引用。
2018 年延续了这一趋势,并且优秀者的领先优势似乎日益显著。
总体而言,如表 2 所示,今年百强榜单上的成员在专利授权率、全球化和影响力等指标上都实现了同比正增长。(有关指标的定义详见第 11 页。) 相比之下,非榜单机构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显然,百强机构在专利获取和更广泛的专利保护方面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与竞争对手相比,他们的创新产生了更重大的技术影响力。
中国大陆推动创新的东移
延续去年的趋势,创新中心继续由西向东转移。如表 3 所示,今年入榜的亚洲机构在数量上增加了 3 家,而北美机构减少了 3 家。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大陆地区的比亚迪(BYD)和小米(Xiaomi)两家公司是首次上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则是第四次荣登榜单。这一数据与我们长期以来的预测一致,即中国大陆推动经济从工业型向知识型转变的努力,将使更多的中国企业出现在全球创新百强机构榜单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