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能监测
GB/T
15316—2009《节能监测技术通则》对节能监测的定义是:“依据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的法规(或行业、地方规定)和标准,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测试和评价工作。”

2.节能监测的内容
(1)检测、评价合理使用热、电、油及主要载能工质状况;
(2)对供能质量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测;
(3)对节能产品的能耗指标监测、验证;
(4)对用能产品、工序的能耗检测、评价;
(5)对用能工艺、设备、网络的技术性能检测、评价;
(6)监察企业及其内部各供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现状;
(7)参加新建、改建、扩建、节能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能源合理利用评价(论证);
(8)对新建、改建、扩建、节能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节能效果检测、评价(竣工节能验收);
(9)对节能特等炉能耗指标在线检测、评价;
(10)对节能特等工序审核、评价;
(11)对企业的能源计量完善程度和能源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进行监察;
(12)对企业的综合监测。
3.节能监测与节能监察的关系
节能监察部门的主要职能是监测用能单位是否依法利用能源,对其进行管理和引导。节能监察要贯彻落实我国节能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立足于节能标准,对用能单位的节能目标进行摸底、排查、监督和检测等。节能监测贯穿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全过程,是节能监察的主要技术。节能监测与节能监察有内在的从属关系。节能监测隶属于节能监察,需要依靠专业技术;节能监察包括节能监测,以行政手段引领节能监测依法开展技术检查。
节能监测包括监察、监督、测试以及评价等,可以分为单项节能和综合节能监测两种。现场节能监测更加具体,节能监察人员需要全面监察与测试设备的运行情况、技术性能、能源转换、运行效率、能源管理、能源使用效果、节能品种以及供能质量等,观察各项指标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节能监测与节能监察相互依存。在节能管理体系中,节能监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覆盖社会众多领域。它的发展以节能监测为基础,有助于用能单位贯彻落实节能法规与标准,完成节能目标。节能监测贯穿于节能监察的始终,是节能监察依赖的有效技术手段。
以上梳理了节能监测的定义、内容及其与节能监察的关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
什么是环境检测?什么是环境监测?两者有何不同?
什么是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绿色会计的异同分析
什么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有哪些?